111學年健康促進學校電子報-第一期
  • 健康促進學校成果發表會 各縣市及各健康議題計畫展現110學年健促成果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承辦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110學年度健康促進學校輔導計畫」,於111年9月30日假臺北市集思交通部國際會議中心辦理「110學年度健康促進學校成果發表會」,約有300位教育工作者參與盛會,並進行130所全國績優獲獎學校頒獎。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彭富源署長、詹雅惠專門委員、王亭之科員、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羅素英組長、劉巧菁科長等長官蒞臨指導,並匯集各縣市教育局處承辦科長、中心學校校長等共襄盛舉,凝聚教育單位和衛生單位的共識。會場外由各縣市、各健康議題及國民健康署擺設共28個健促成果攤位,展示各縣市及各健康議題年度成果的同時,也藉此機會相互交流學習。

    健康促進學校輔導計畫主持人張鳳琴教授分享110學年度計畫成果,感謝全國教育局處承辦人員及中央輔導委員的共同努力。健康促進學校輔導計畫推動正向心理健康促進,依PERMA PLUS幸福理論,結合十二國教自發、互動、共好的教育理念,引領學生落實「五正四樂」健康生活,許多學校藉由結合校本目標及食農教育、環境教育等,多方面營造健康幸福校園。

    110學年度榮獲特優縣市的嘉義縣,由黃宏鼎科長分享縣政主軸「活化教育」提出「創新教育白皮書」,達成【幸福+1(嘉義)】的目標;110學年度前後測成效評價榮獲特優的新竹市東門國小,以「太陽日記」養成學生下課走出教室、愛護雙眼的好習慣;110學年度健康體位績優學校榮獲特優的臺南市新進國小,推動「餐前5分鐘」營養教育及「大跑步計畫」,將健康體位的概念融入學生日常生活。

    視力保健計畫主持人吳佩昌醫師分享110學年成果,結合觀念宣導、執行與後勤全方位預防近視。隨著疫情影響,學童長期看3C的時間增加,增加戶外活動、就醫控度來防盲、3010眼安康、遠視儲備好視力,無疑是重中之重;榮獲110學年視力績優學校特優的嘉義縣和睦國小,提供多項活動設施打造健康環境,並向下紮根至鄰近幼兒園宣導。

    口腔保健計畫主持人黃曉靈教授分享實施計畫後的歷年數據,齲齒率下降的成果有目共睹,口腔計畫攤位也展示引進AR科技數位刷牙機入校進行潔牙技巧自我學習,並評估比較傳統教學與數位學校潔牙之成效;榮獲110學年度口腔績優學校特優的新北市石門國小,推動潔牙小天使落實督導式潔牙,大幅降低學童齲齒率。

    全民健保計畫主持人董貞吟教授闡述國內健保面臨的問題,推出《聰明就醫保可夢》及《聰明就醫醫拳超人》兩套桌遊教材及《醫觸及發》創意教材包,使學生了解健保的制度及理念,並將珍惜健保的觀念付諸行動;榮獲「推廣健保實境秀」國小組特優的新北市蘆洲國小,請網紅設計歌曲傳唱珍惜健保的觀念,使全校師生皆琅琅上口;榮獲國中組特優的臺南市復興國中,以教學及多元媒材進行全民健保與正確用藥議題課程,提升學生對聰明就醫技能層面之表現。

    菸檳防制計畫主持人黃久美教授表示,菸檳防制計畫辦理「網紅就是你」短片競賽活動、也在全國學校推動菸檳防制推廣計畫及教育亮點策略,利用多元平台推播菸檳防制最新資訊,將無菸拒檳的倡議以創意方式呈現。榮獲菸檳防制績優學校特優的新北市三重高中,將菸檳防制融入各領域探究性課程,成立高中扶少團提供偏鄉服務宣導反菸,並讓吸菸高關懷學生參與食農教育活動,體驗健康休閒活動,將菸檳防制的觀念深植在學生心中。

    有關各縣市政府於成果發表會攤位展示內容,臺北市跨局處合作推動剩食減量政策,也商請董氏基金會及台灣優良農產品發展協會(CAS),共同推動菸害防制及把關校園食品,更結合市府「性平辦公室」及民間企業、NGO團體全球小紅帽協會資源,積極導入月經平權教育,並推動酷課雲平台數位派劵兌換生理用品。新北市跨局處合作設置「視力及口腔巡迴醫療車」,深入偏鄉提供服務,制定「電子煙及加熱式菸具管理自治條例」納入校規並入班宣導,也辦理「健康小學堂」活動,加強國小學生主動學習全面性、完整性、正確性的衛生教育知識。

    新竹縣採用跨議題全面推展,結合通用策略「新解85210」完善照顧學童身心健康,並推出「健康攻略王」教具3.0版與設計隨身「WALK版」,增加正向心理議題,秉持「學生樂意、家長滿意、學校願意」推動健康促進學校。嘉義縣由中央輔導委員及專家學者組成「愛健康」團隊,推動「健康富伴達(foodpanda) ・送愛到偏鄉」幫助多所高關懷學校明顯積極改善並有效為學童的健康行為建立,並挹注縣府經費送跳繩給學生當健康禮,爭取教育部經費改善各校運動環境。

    高雄市與長庚醫院進行校內校外課後安親及補習班對視力影響之研究,也辦理健康促進偏鄉嘉年華及健康特殊教育學校,透過闖關活動及教具輔助,增強師生及家長健康觀念,寓教於樂。也在國中試辦「月保安康」計畫,各校於女廁及班級教室放置Moon Care置物櫃,提供生理用品給學校有需求者使用。

    110學年度全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健康促進學校計畫成果發表會透過實體攤位展示,使各縣市及各健康議題推動健康促進學校年度成果除了圖文說明,亦有宣導品、桌遊教具、手冊及影音等現場展示,期望藉由珍貴的交流觀摩機會,腦力激盪出更多創意,讓健康促進學校的概念在全國各地綻放異采。

    更多活動花絮照片可至:

    https://hps.hphe.ntnu.edu.tw/plan/activity/detail/id-19
    _DSC7152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彭富源署長與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
    00
    大合照
    _DSC7163
    11
    縣市政府教育局處承辦人上台接受感謝
    中央輔導委員上台接受感謝。
    4000000
    健促績優學校上台接受頒獎
    5000000
    健促績優學校上台接受頒獎
    _DSC6932
    22
    國教署長與國健署長參觀攤位花絮。
    各健康議題主持人報告年度成果
    33
    健促績優學校分享推動經驗
    44
    健促績優學校分享推動經驗
    10000000
    2000000
    健促績優學校分享推動經驗
    健促績優學校分享推動經驗
    55
    縣市政府攤位展示健促成果
    66
    各健康議題計畫攤位展示健促成果
  • 國小學童營養教育的哪些教學方法策略最有效?

    台灣健康營養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 林雅恩營養師
     
          營養均衡的健康飲食是學童成長和發展的必要基礎之一,要如何讓孩子從小就能培養健康飲食的習慣,一直是學校健康促進的重要課題。學校飲食環境的設置、餐點提供的方式、學校政策和校規、課程的規劃、教學及學習的氛圍、以及教職員的立場態度,都會影響學童的健康,這其中又以教師和其教學的方式及策略最為關鍵。本文以西元2015年12月發表於國際行為營養及體適能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的一篇回顧型綜合分析研究文獻為基礎,探討於國小校園實施優良且有成效的營養飲食教育計畫中,有哪些教學方法及策略的共同特點,期望能為教育現場第一線的教師們,提供實證上更有效的教學方式。

    計畫篩選

          此研究蒐集西元1997-2012年間,英文為主要語言,公開發表於知名科學期刊電子資料庫中,由教師或代課老師主導、國小(一至六年級)為主要介入場域,以提升正向營養攝取(例如增加蔬果攝取量)、增加健康食物的喜好、及提升營養知識為主的營養教學計畫。計畫篩選的原則包括:健康教育課程計畫、營養相關教學課程設計或評價研究、營養促進學校教學計畫、結合社區的學校營養課程計劃、教師主導的學校環境教學計畫、健康午餐相關的課程、利用社群行銷的健康教學計劃、及學校健康政策相關的教學計劃。

    營養教育議題及成效指標

           營養教育的範圍很廣,從營養素的知識、食材食品的來源及分辨、如何做健康食物選擇、或飲食習慣的塑造,都隸屬於健康飲食教育的範疇。因此為探求何謂有效的營養教育之前,要先確立聚焦的營養教育議題及欲測量的指標為何。此研究主要想了解學童飲食狀況的三大面向,包括實際攝取量、對食物的喜好、及營養相關的知識程度,如表一所列之不同的工具及方式來進行測量。
          
          此研究的營養教育範圍,聚焦在四個議題上:1. 食物攝取及總熱量(例如:限制總熱量的攝取在建議量/需求量之內); 2. 確保蔬菜水果攝取量或提升對蔬果食物的偏好(例如:享受多元種類又營養的食物); 3. 減少添加糖的攝取或減少對添加糖的偏好(例如:限制含有添加糖的食物攝取); 4. 增加營養相關知識(例如:了解吃進去的食物)。 

    表一:探究學童飲食狀況、偏好、及知識程度的常用測量工具或方法
    研究方向 實際攝取量 對食物的喜好 營養相關的知識程度
    測量工具
    • 飲食日記
    • 食物攝取頻率記錄表
    (包括學童自行紀錄、家長或老師共同紀錄)
    • 廚餘或剩食量
    • 生化生理數值
    • 問卷調查
    • 李克特量表
      Likert Scale
    • 偏好評估活動
    • 偏好自述
    • 問卷調查
    • 測驗


    文獻發現

    最終回顧的454個計畫中,有49個計畫符合計畫篩選原則,其研究設計包括1個隨機對照試驗、13個準實驗設計、和35個隨機試驗,研究資料共涵蓋來自13個國家的38011名國小學童,其中20234名學童的資料夠完整被收集來做統合分析。49個計畫中有27個計畫使用了行為改變理論模式,其中以社會認知理論(Social Cognitive Theory)最常被使用。在教學方式及策略上,此研究將49個計畫中使用的教學方式分為八大類別,如表二。這些教學方式針對前文所提的四大營養教育議題上,其各自的成效發現則列於表三。

    表二:營養教育相關的教學方式策略
    教學方式 舉例描述(使用此教學方式的計劃數)
    營養加強型課程 超越目前健康教育課程範圍的特設營養教育課程(29) 
    融入課程 透過其他兩種科目以上的課程共同實施營養教育(11)
    家長參與 需要家長參與或協助的課程活動(10)
    實驗動手做學習 校園花園或社區農地,烹飪或食物手作活動(10)
    持續增強策略 設立獎勵或激勵機制(7)
    故事人物塑造 利用繪本或故事創造健康飲食行為的模範人物(3)
    遊戲為主的教學活動 使用桌遊或卡牌(2)
    網路為主的教學活動 使用網站或回應/回饋方式和學生互動(2)



    表三:針對四大營養議題的教學方式成效分析
    教學方式
     
    食物及熱量攝取 蔬菜水果攝取或增加多元食物的偏好 減少添加糖攝取或減少對糖的偏好 營養相關知識
    營養加強型課程 最常被使用的方式,但成效極小 最常被使用的方式,且具部分成效 (但需同時實施其他教學方式,例如家長參與) 有10個計畫使用此方式,且具部分成效 有12個計畫使用此方式,且具成效
    融入課程 - - 有2個計畫使用此方式,且具部分成效 -
    家長參與 - 有10個計畫使用此方式且具部分成效 - -
    實驗動手做學習 有3個計畫使用此方式且具部分成效 有8個計畫使用此方式且具顯著成效,尤其校園菜圃方式最能增加學童對蔬菜偏好及嘗試不同食物 - 有4個計畫使用此方式且具顯著成效
    持續增強
    策略
    - 有4個計畫使用此方式且具顯著成效 - -
    故事人物
    塑造
    - - - -
    遊戲為主的教學活動 - - - -
    網路為主的教學活動 - - - -

    具成效計畫的教學特點
          根據此文獻研究發現,「實驗動手做學習」的教學策略對減少熱量攝取、增加蔬菜水果攝取量或偏好、及增加營養知識皆具成效。其他值得注意的是「融入課程」和高品質的「營養加強型課程」教學策略,對增加營養知識和減少添加糖攝取/偏好具有成效。表四統整列出此研究發現具成效之營養教育設計的關鍵要素。
          此研究的發現,也與筆者近年協助農委會於校園推展食農教育之觀察不謀而合,若能在教導營養知識的同時,透過菜園花圃的操作、烹飪手作活動、或是透過五感的感知體驗室內活動,讓學童實際觸摸、觀察、嗅聞、品嚐、描述、繪圖、動手做、角色扮演等多元參與,不但能提升學童的學習興趣,更可以建立較能維持的健康飲食習慣或營養食物偏好。
          行政院農委會自民國106年發展食農教育推廣計畫以來,將營養教育納入食農教育三面六項的主軸之一,鼓勵老師們跨科目共同備課,從語文、數學、自然、社會、健體等科目教導學生更了解食物的各種面貌及其與人的多元關係。從察覺食物和自身健康的關係、品嚐在地當季的美味開始,了解人們如何透過食物互動,並更進一步學習生產食物的農業過程,以及其如何影響整體大環境的永續與未來,這一連串透過食物來引導學生自發、互動、共好,都是食農教育涵蓋的範圍,也可以和營養教育相得益彰,讓教師們更有策略地協助下一代塑造具營養飲食的健康生活模式。
    表四:具成效的營養教育設計需具備的五大關鍵要素
    • 以行為改變(攝取量)及提升健康食物偏好為主要目標,
      提升營養知識為次要目標
    • 有具體可測量的指標及測量方式
    • 高品質的營養強化型課程設計
    • 增加實驗動手做的五感體驗學習
    • 融入其他課程共同教學
  • 落實減糖健康校園 彰化健促推動有成

    資料提供:蘇筱嵐約僱營養師
        彰化縣政府教育處積極推動健康促進相關計畫,獲得110學年度「推動健康促進學校計畫地方政府優等」。縣內學校也積極參與,在各項議題的全國績優學校遴選或相關徵選活動均榮獲佳績。雖然各項健康指標不良情形多高於全國平均,但在縣府、學校、社區及家長的努力下,102至109學年度彰化縣學童各項不良健康指標多呈下降趨勢,其中國中裸視視力不良率更連續2年低於全國平均。

        全縣214校均納入健康促進議題校群,健康促進學校議題三年一輪,第一年築底、第二年建構、第三年推展,109學年度為「建構」各校健促推動策略的一年。除中央指定六大議題外,並發展「安全教育與急救」及「慢性病學童健康管理」特色議題,共同改善學童健康問題。更舉辦大型親子日活動設攤宣導,藉由縣府大力宣導,增加家長觸及率,提升家長對學童健康的重視程度。

        除了國中小之外,縣府也向下扎根至幼兒園,辦理幼兒園健康促進議題增能研習,以提升幼兒園園長政策及教師教學之視力保健、口腔衛生及健康體位議題之重視並推廣之。因應疫情全面停課,健康活動不能因防疫而中斷,辦理線上推廣運動活動。

        在口腔保健與健康體位方面,延續「彰化縣食品安全管理自治條例」推動「含糖飲料禁入校園」、「多喝水入課表」健康促進政策,並進一步推動「減糖校園」自我檢核,提供相關具體策略供學校參考執行,以達成健康校園。

        在課程融入方面,與國民教育輔導團健康與體育領域小組合作,辦理「健康課程教案撰寫技巧暨健康與體育領域素養導向教學示例工作坊」,透過核心素養導向教學課程共備、實作的方式,增進教學相關研究及補充教材,充實教學資源,提升教師專業能力,進而增加學生學習成效。

    「教育之美 美在用心」,未來彰化縣府團隊亦將全力協助縣內國中小共同推動「健康促進學校計畫」,培養學生健康生活知能,為學童的健康促進而努力,共同打造「美好彰化 希望城市」。

     
    01-辦理線上推廣運動活動
    02-推動餐後座位潔牙(督導式潔牙)
    辦理線上推廣運動活動
    推動餐後座位潔牙(督導式潔牙)
    03-辦理健康課程素養導向工作坊及分享
    辦理健康課程素養導向工作坊及分享
    04-辦理輔導改善計畫-菸檳防制
    辦理輔導改善計畫-菸檳防制
    05-縣府辦理大型活動設攤宣導
    06-縣府辦理大型親子日刷牙體驗及宣導
    縣府辦理大型活動設攤宣導
    縣府辦理大型親子日刷牙體驗及宣導
  • 健康促進學校成果發表會 營造校園防疫健康好生活

    【教育部國教署新聞稿】

    面對疫情衝擊,各級學校持續推動健康促進學校計畫,落實防疫健康好生活,全力守護校園親師生的健康。110學年度推動主軸為學校本位與身心健康,營造健康幸福校園,30日於臺北市集思交通部國際會議中心辦理「110學年度全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健康促進學校計畫成果發表會」,約有300位教育工作者參與盛會及22縣市教育局設置攤位展現推動成果,並進行130所全國績優獲獎學校頒獎。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彭富源署長表示,「增進每個孩子健康就是強化國力。感謝縣市政府、學校師長們,積極投入健康促進與防疫工作,打造孩童快樂學習、健康成長的幸福校園」。

    頒獎獎項有「前後測成效評價成果報告」績優,共計34所學校,其中6所特優學校為:新竹市東門國小運用多元策略及生活技能融入教學,強化家長參與,提升學生「下課走出戶外」、「3010」及「戶外120」視力保健行為;新竹縣新港國小發展以生活技能為基礎的健康體位校本課程,運用健康護照、親子共學等,改善學生體位不良比率;南投縣德興國小發展「健康護牙321」教學模組,發展護牙繪本、大富翁等多元教材,並融入正向心理健康、學習生活技能;嘉義縣大鄉國小透過「大皓食光」特色課程,結合AR科技系統學習潔牙技巧,降低學生牙菌斑指數;臺南市永康區復興國小發展「珍惜健保 聰明就醫」多媒材教學,如繪製社區就醫地圖、RAP Show及影片等,讓學生在實作過程中增進正確就醫用藥知能;新北市三重高中實施跨領域菸檳防制課程教學,學生創作菸檳防制校園LOGO及拍攝宣導影片,提升學生拒絕菸檳效能。

    在「校園健康主播」獎項評選,共計20所學校獲獎,前五名學校包括:新竹市水源國小、苗栗縣溪洲國小、臺北市東湖國小、嘉義縣北美國小、屏東縣高士國小,皆透過報導校園健康促進亮點策略與成效,親師生共創健康幸福校園。

    此外,國教署也針對健康議題辦理績優學校遴選與競賽,包括:「視力保健」績優學校計有10校獲獎,特優獎有新北市興穀國小、嘉義縣和睦國小、嘉義縣中埔國小3所學校,達成下課教室淨空、天天戶外活動120、3C產品使用每天少於1小時、近距離活動30分鐘休息10分鐘的成效,並融入正向心理健康「五正四樂」,落實健康休閒活動的「樂活」目標。

    「口腔保健」績優學校計有12校獲獎,有3所特優獎學校,新北市石門國小,在疫情期間教師透過線上指導學童餐後潔牙,並號召家長、志工、教職員參與潔牙,一同落實口腔保健活動;雲林縣育仁國小將口腔衛生保健議題跨域融入英語、藝文及閩南語等課程,增進學生口腔保健觀念;嘉義縣內埔國小,推動「無齲校園、從齒幸福」、「健康抵家、從齒開始」,指導學生養成餐後潔牙習慣外,更透過孩子將口腔保健的觀念帶回家庭,打造全家健康好習慣。

    「健康體位」績優學校計有13校獲獎,有3所特優學校,臺南市新進國小推動「一學年一超馬」、「餐前食育5分鐘」,以「五正」結合學校願景FORWARD向前展翅,培養學生信心、展心、決心、暖心、美之心、責任心、勤奮心,「四樂」融入學校及班級的健康生活守則,營造健康心生活;嘉義市北興國中學校供應教職員生營養午餐,並結合山野探索、戶外教育、減糖運動等,讓學生體驗促進身心健康的休閒活動;新北市吉慶國小發展「用健康打造一所活力小學」校本課程,實施食農教育健康飲食教學、健康玩樂戶外活動與遊學、多元的運動社團、融入健康環境教育等,提供學童身心健康成長的快樂校園。

    「菸檳危害防制」績優評選包括:「網紅就是你」短片競賽計有25校獲獎,特優獎有新竹縣二重國小「拒菸拒檳魔法師」在魔法校園中與惡菸魔展開魔法對抗;彰化縣大同國中「菸沒未來」網紅透過菸盒時光機遇見十年後有抽菸自己,展開一場與自己戰爭;桃園市內壢國中「蜘蛛人x無菸日」蜘蛛人傳達「真正的帥是做對的選擇」來破除電子煙迷思。「菸檳危害防制」績優學校計有8校獲獎,特優獎為新北市三重高中「菸檳防制自動好」方案,以及臺北市雙園國小「菸消霧散」方案。

    國教署表示,健康促進學校計畫將持續推動,並結合新課綱素養導向發展校本健康促進特色策略,期望透過成果發表與績優學校典範,增進學校相互觀摩與學習,使經驗永續傳承,營造更健康幸福的校園環境。獲獎學校名單與創作已建置在臺灣健康促進學校網站(https://hps.hphe.ntnu.edu.tw/),歡迎各界下載推廣利用。

     
    91916695-3964-48e3-a8a3-25c23a0a6dc6
    a45e0bb2-018f-43f9-adf0-b11ea09c5a0c
    110學年度全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健康促進學校計畫成果發表會獲獎學校頒獎
    110學年度全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健康促進學校計畫成果發表會大合照
    ceaae01c-0e4e-429c-9689-112923faac79
    教育部國教署彭富源署長致詞
    d2e3ea65-44e3-4ec5-9459-fb78d624f33b
    國教署彭富源署長、國健署吳昭軍署長參觀22縣市教育局(處)及各健康議題成果攤位01
    fe7af35e-fa13-40e4-bcac-9cad44c39ba6
    國教署彭富源署長、國健署吳昭軍署長參觀22縣市教育局(處)及各健康議題成果攤位02
    9d4a8640-50a3-4cae-8d9a-c85e8bd39689
    110學年度全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健康促進學校計畫成果發表會獲獎學校頒獎 (2)
  • 校園社會情緒學習(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SEL)指標


    校園社會情緒學習(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SEL)指標

    學校可以用此指標來培養環境、技能和人際關係,以增強所有學生的社交、情感和學科學習。雖然全面實施可能會需要3-5年的時間,但在這個過程中所有階段,學校都可以使用SEL的10項指標來觀察其進展。

    請閱讀以下指標摘要,透過「反思範本(reflection template)註1」,使用「演練協議(Walkthrough Protocol) 註2」來觀察這些指標,或通過調查來聽取教職員工和家庭對 SEL 實施的看法。

    這10項指標的主要目地是呈現SEL的全貌。這些指標不是零散的「待辦事項」,而是透過全面性的實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培養出來的。全面性的實施包括:建立基礎支持和規劃、加強成人SEL、促進學生SEL以及實踐持續改進。

    SEL的10項指標:

     
    1. 明確的 SEL 指導
    學生有一致的機會以適性發展和文化響應的方式去培養、練習和反思社交和情感能力。
    1. SEL與學科教學相結合
    SEL目標被整合到學科、音樂、藝術和體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策略中。
    1. 青少年的聲音和參與
    教職員工透過讓學生成為領導者、問題解决者和決策者來尊重和提升大多數的學生觀點和經驗。
    1. 支持性的學校和課堂氛圍
    學校和課堂學習環境具有支持性、文化響應性,並注重建立人際關係和社區。
    1. 關注成人SEL
    教職員定期有機會培養自己的社交、情感和文化能力,彼此相互合作,建立信任關係,並維持強大的群體。
    1. 支持性校規
    校規政策和實踐具有指導性、恢復性、適性發展性和公平性。
    1. 連續的整合支持
    SEL持續整合連續的學科和行為支持,以確保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
    1. 實質的家庭夥伴關係→與學生家長建立實質的夥伴關係
    學校教職員工有定期且有意義的機會與學生家長建立關係與合作,以支持學生的社交、情感和學業發展。
    1. 結盟的社區夥伴關係→社區結盟
    學校教職員工和社區合作夥伴在校外時間也能持續推動倡議與SEL相關的議題,並在語言、策略和溝通方面保持一致。
    1. 持續改進系統
    收集執行和結果數據,並將其用於持續改進所有與SEL相關的系統、執行和政策,並以平等為重點。

    註1反思範本(reflection template)
    https://schoolguide.casel.org/resource/10-indicators-reflection/
    註2演練協議(Walkthrough Protocol)
    https://schoolguide.casel.org/casel-lsi-walkthrough/



    Indicators of Schoolwide SEL

    A schoolwide approach to SEL goes beyond weekly lessons or morning breathing exercises.  When fully implemented, you will see SEL woven throughout all classrooms, across the school building, and in the broader school community.

    Look for these 10 indicators of schoolwide SEL as evidence of high-quality, systemic implementation:

     
    1671070587072
    Schoolwide SEL fosters environments, skills, and relationships that enhance all students’ social, emotional, and academic learning. While it can take 3 to 5 years to fully implement, schools at all stages in the journey can observe their progress using the 10 Indicators of Schoolwide SEL.

    View a summary of the indicators, access a reflection template, use a walkthrough protocol to observe for these indicators, or use surveys to hear from staff and families about their perceptions of SEL implementation.

    These 10 indicators are intended to show the full picture of schoolwide SEL. Rather than a fragmented “to-do” list to check off one by one, these indicators are cultivated over time through systemic implementation. Systemic implementation involves: building foundational support and planning, strengthening adult SEL, promoting SEL for students, and practicing continuous improvement.

     
    1. Explicit SEL instruction
    Students have consistent opportunities to cultivate, practice, and reflect on social and emotional competencies in ways that are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and culturally responsive.
    1. SEL integrated with academic instruction
    SEL objectives are integrated into instructional content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for academics as well as music, a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
    1. Youth voice and engagement
    Staff honor and elevate a broad range of student perspectives and experiences by engaging students as leaders, problem solvers, and decision-makers.
    1. Supportive school and classroom climates
    Schoolwide and classroom learning environments are supportive, culturally responsive, and focused on building relationships and community.
    1. Focus on adult SEL
    Staff have regular opportunities to cultivate their own social, emotional, and cultural competence, collaborate with one another, build trusting relationships, and maintain a strong community.
    1. Supportive discipline
    Discipline policies and practices are instructive, restorative,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and equitably applied.
    1. A continuum of integrated supports
    SEL is seamlessly integrated into a continuum of academic and behavioral supports, which are available to ensure that all student needs are met.
    1. Authentic family partnerships
    Families and school staff have regular and meaningful opportunities to build relationships and collaborate to support students’ social, emotional, and academic development.
    1. Aligned community partnerships
    School staff and community partners align on common language, strategies, and communication around all SEL-related efforts and initiatives, including out-of-school time.
    1. Systems for continuous improvement
    Implementation and outcome data are collected and used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all SEL-related systems, practices, and policies with a focus on equity.

    參考文獻:
    The CASEL Guide to Schoolwide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https://schoolguide.casel.org/what-is-sel/indicators-of-schoolwide-s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