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學年健康促進學校電子報-第一期
  • 105學年度健康促進學校計畫成果發表會

    撰稿者:黃莉芸助理、張鳳琴教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承辦「105學年度健康促進學校計畫」,並於106622日(星期三)在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201廳舉辦「105學年度健康促進學校全國成果」發表會,表揚健康促進學校特殊貢獻獎、104學年度健康促進學校績優縣市、105學年度前後測成效評價及校園健康主播獲獎學校、105學年度視力保健績優學校、105學年度視力保健創意短片獲獎學校、105學年度口腔保健績優學校、105學年度健康體位教學模組競賽獲獎學校、105學年度校園菸檳防制計畫桌遊設計競賽獲獎學校、105學年度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教學模組競賽獲獎學校,以及公布今年105學年度健康促進學校、視力保健、口腔保健、健康體位、菸檳防制、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等6計畫成果,同時,全國22縣市及6大健康議題於當天成果發表會中設攤展示本年度健康促進學校推動成果。

    圖三:彰化縣大竹國小表演

    圖四:104學年度優等縣市頒獎

      活動當天邀請到教育部林騰蛟次長、衛生福利部王英偉署長、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楊國隆組長、邱秋嬋科長、盧俊旭專員、謝明舉教官、高儷菁教官、曾穆宣教官、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郭鐘隆副院長兼教授、開南大學暨臺灣健康促進學校協會紀學雲教授兼理事長、各縣市教育局(處)、各健康議題計畫主持人,以及健康促進學校中央及地方輔導委員等多位貴賓出席本次成果發表會。
      會中邀請彰化縣大竹國小開場表演,上午活動包括表揚及頒獎活動及各議題計畫成果報告,下午則舉辦「105學年度健康促進學校計畫師資專業成長研習」,分享健康促進學校輔導計畫及各健康議題計畫執行經驗;動會場也展示22縣市健康促進學校推動成果,提供與會貴賓交流推動經驗及心得。
     
    圖一:教育部林騰蛟次長致詞      圖二:衛生福利部王英偉署長致詞

      

    圖三:彰化縣大竹國小表演       圖四:104學年度優等縣市頒獎

    健康促進學校特殊貢獻獎如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劉潔心教授,獲得健康促進學校貢獻獎,可說是實至名歸。在民國91-93年間,教育部與衛生福利部(當時的衛生署)開始共同規劃與推動健康促進學校計畫,將原本僅由衛生部門單打獨鬥的健康議題,以更積極、更整合性的模式帶入教育單位,也開始了臺灣健康促進學校。參與的校數更由民國93年的全台25所示範學校,到97年的短短四年內,達到全國中小學全面參與。到目前,全國各縣市教育局與中小學,皆能以成為國際認證健康促進學校為推動健康校園之標竿,可見健康議題在學校所受到的重視已不可同日而語。此過程中,持續十年擔任教育部「健康促進學校輔導支持網絡及推動中心計畫」主持人的劉潔心教授,實為此背後最重要的推手。

      教育部及國民學前教育署楊國隆組長獲頒健康促進學校特殊貢獻獎,楊國隆組長自102年接任國教署學生事務及校園安全組組長以來,為了讓每個孩子能在安全健康環境快樂學習,楊組長積極尋求各界資源,補助縣市學校持續推動健康促進學校計畫,並邀請近百名專家學者成為中央輔導委員,協助22縣市與學校推動視力保健、口腔衛生、健康體位、菸檳防制、全民健保/正確用藥、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等議題,近年來全國學生的吸菸率大幅下降,學生視力不良矯治率與齲齒矯治率大幅提升,而學童的視力不良率與齲齒率也獲得改善
     
    圖五:健康促進學校特殊貢獻獎     圖六:22縣市健康促進學校承辦人合影

    105學年度健康促進學校前後測成效評價特優學校推動特色如下:

    視力保健特優學校臺南市裕文國小以「打倒惡視力、把”eye”找回來」為主題,特色策略包括:(1)家庭部分:給家長的一封信邀請家長一起關心孩子的視力、寒假「天天愛眼家長通知單」以及「把eye找回來」、邀請家長參與視力保健講座;(2)教師部分:辦理教師視力保健研習、實施「3010」及「戶外120」的方案。(3)學生部分:以繪本方式歸納近視原因、眼鏡公主故事書導讀、我愛運動,天天120太陽日記卡;(4)全校性配合部分:三大策略包括天天戶外遠眺120—使用太陽日記卡、規律用眼3010—下課教室淨空、定期就醫監督視力變化等,以及辦理高度近視宣導。

    口腔衛生特優學校新北市介壽國小,特色策略包括:(1)推動生活守則,宣導一天五次勤刷牙;(2)落實餐後潔牙,尤其是早餐;(3)與友善牙醫合作,於四年級學生健康檢查前一年檢查學生牙齒狀況,確實掌握待治療學生名單;(4)積極催收檢查回條,確認學生完成治療。

    健康體位特優學校苗栗縣溪洲國小,特色策略包括:(1)社區結盟行動-生活技能融入校學模組以及行動教室出動走訪社區,及錄製校園健康主播「早餐 找餐」的專題報導;(2)結合親職教育及親子手動DIY~花椰菜鑰匙圈製作,讓家長一同參與做到天天五蔬果;(3)舉辦水果盃鐵人三項(跑步、跳繩、定點投籃)體能競賽。

    全民健保正確用藥特優學校臺南市仁光國小,特色策略包括:(1)準備階段:籌組研究團隊、規劃教學計劃、蒐集文獻、教學教材或自製桌遊;(2)實施階段:教學活動實施、與藥師對話;(3)研究評估階段:蒐集質與量資料、資料分析與統整、成果撰寫。

    菸檳防制特優學校臺南市大內國中,特色策略:長期和大內衛生所組成合作聯盟,每年定期舉辦戒菸教育,與社區共同督導學生;將菸害防制宣導與班際籃球比賽結合,期勉學生養成運動習慣,加強拒菸效能、態度及認知。
      性教育(含愛滋病防制)特優學校新北市積穗國中,特色策略:研究實施方法與步驟:(1)診斷問題─分析與探究;(2)發展策略─共識與規劃;(3)執行方案─啟動與深耕;(4)評估成效。
     
    圖七:105學年度教師增能研習分享    圖八:桃園市攤位成果展示

    105學年度健康促進學校健康主播獲獎學校如下:

    苗栗縣溪州國小以「早餐找餐」為主題,經由課堂實錄與採訪,真實呈現老師的教學,與生活技能的習得,如自我覺察早餐的重要、學會做決定。只要好食物搭配,超商早餐也能吃得很健康又不增加負擔!

    台南市南新國中以「南新有愛,健康有你」為主題,特色策略包括:(1)體能活動頭腦,增進學習效果,落實健康「三三三計畫」;(2)結合社區辦理之活(如:民間洗車),達到社區結盟目標;(3)趣味化設計活動,讓體能訓練在歡樂中渡過;(4)教導學生搭公車及火車,培養生活能力;(5)參加馬拉松,體現「繼續跑就能超越別人,停下來走就會被超越」的信念,培養學生意志力;(6)參與十人一十腳活動,培養學生默契。

    新北市厚德國小以「護眼健康GO GO GO為主題,特色策略包括:(1)家長日活動中採訪家長,喚起家長們對孩童視力惡化的關心;(2)藉由採訪眼科醫師告訴學生及家長視力保健的重要及如何預防;(3)由校長來說明本校有哪些預防近視策略及勉勵學生愛惜眼睛。

    台北市五常國小以「健康校園五告讚」為主題,特色策略以口腔保健、視力保健及健康體位三項活動為主題來報導。在推行這項活動,運用了社會資源,如馬偕醫院、愛心志工等,也利用多項活動鼓勵親子共同猜參與。在教學部分,老師也將多項活動融入課程之中。
     
    圖九:苗栗縣溪州國小健康主播     圖十:新北市厚德國小健康主播

      105學年度學童視力保健績優學校分享如下:

    特優學校嘉義縣大崎國小,推動策略包括:規律用眼3010、天天戶外活動120與定期就醫來防盲。特優學校嘉義縣興中國小,推動策略包括:(1)訂立健康政策,並定期檢討;(2)教室照度符合規定;(3)制定視力保健生活守則及獎勵制度,提供教職員工與志工活動與訓練;(4)授課教師設計視力保健教案,落實於校園教學與生活,建置教學檔案,並參加學校衛生相關研習;(5)邀請學區內安親班、家長、志工、衛生單位與地方團體辦理視力保健活動;(6)長庚醫院醫師為全體學童視力篩檢,針對視力檢查不良之學生造冊管理、轉介與矯治追蹤輔導作業及高危險群個案管理。特優學校新北德音國小,推動策略及成果包括:(1105年度教育部健康促進學校國際認證榮獲銀質獎,整體經營方式促進視力保健;(2104學年度教育部評定為健康體位輔導與推廣計畫優良學校,從健康體位、營養均衡與運動養成,讓學生從不同面向達成視力保健;(3)從獎勵制度、健康中心緊密追蹤及親師生知能宣導,促使視力複檢率每學期達95%以上,甚而100%;(4)視力不良率與小四升小五視力不良率保持低於新北市與全國。
     

    105學年度學童口腔保健績優學校分享如下:

    特優學校嘉義縣頂六國小,特色策略包括:(1)口腔保健實施計畫推動,善用人力資源,並聘請牙醫師及藥局藥師擔任諮詢委員;(2)每年開辦成人教育班,提供新住民家長相關口腔保健技能,實踐教導孩子從小培養正確潔牙方法及觀念;(3)班級導師能在餐後潔牙時間帶領學生統一潔牙,指導、示範並設置班級潔牙小天使,協助教導相關服務;(4)各班教室內均設置潔牙工具專區及知識補給區,以學生取出方便,特製專用「牙刷紫外線消毒器」放置架;(5)班級導師能進行家庭實地訪視,尤其高關懷學生,除了課業及生活教育問題外,並針對口腔、視力保健及健康體位等議題關注。

    特優學校臺南市北勢國小,特色策略包括:(1)全校推動早刷牙午刷牙活動,潔牙歌提醒學童,在校由護理師監督;(2)潔牙工具有專門擺放地點且通風良好,每學期至少2次使用紫外線消毒;(3)免費提供牙線棒及牙線在校使用,設有潔牙老師監督潔牙,並自主紀錄;(4)定期使用牙菌斑顯示劑監測;(5)口腔衛生保健教育,採多元融入各領域課程;(6)與4所社區牙科醫療院所結盟;(7)每學期進行全校性口腔檢查,口腔矯治通知單;(8)制定健康生活守則,獎勵制度鼓勵健康行為實踐;(9)教職員率先執行口腔保健相關措施,以樹立楷模;(10)推動全校教職員生使用含氟漱口水;(11)全面推動護齒塗氟活動;(12)全力推動第一臼齒防齲活動;(13)幼兒園及國小新生家長座談會強力宣導口腔保健等策略。 

    特優學校屏東縣東興國小,特色策略包括:學校每學期執行學生口腔篩檢,經牙醫師檢查口腔衛生良好且未齲齒者,先成為班級潔牙高手,每年再從五年級潔牙高手中挑出比賽選手,訓練學期後,成為參加潔牙比賽選手,比賽後開始到各班級巡迴,傳授潔牙技巧與方法,學生在教與學中,彼此成長,漸漸在校園形成餐後潔牙風氣。

     105學年度健康體位教學模組獲獎學校分享如下:

    特優學校基隆市東光國小以「健康有養‧樂活遊氧」為主題,特色策略包括:(1)教師以85210的概念,設計檢核學習單,請學生自省改進方式,邀請家人一起參加;(2)教師以自編的跳繩影片,讓學生以競賽遊戲的方式,學習跳繩技能,增進學習樂趣;(3)校慶邀請福智文教基金會及里仁有機店到校設攤,以有機飲食及無添加物零食的概念,讓學生透過有機食品試吃及買賣物品,體會消費時應有的選擇方法;(4)教師以自製的「健康飲食金字塔」拼圖遊戲,及數學假鈔進行實際的買賣,加深學生的學習記憶,能在實際生活中加以應用;(5)運用小組討論及組織圖教學,讓學生了解NG食物問題及解決方式,成為飲食小達人。

    特優學校南投縣羅娜國小以「健康bunun」為主題,特色策略包括:(1)教導、複習飲食紅綠燈、六大類食物如何選擇的食物,並說明生活中有許多因素會影響飲食習慣;(2)本土語言課教師以圖卡教導學童各式布農族傳統食物,並以投影片及學習單讓學童能了解,布農族傳統食物及烹飪方式,讓學童分組分辨各式傳統食物為哪一大類的食物及烹調方式有什麼特別之處。

    特優學校新北市高中附設國中部以「飲食大翻轉」為主題,特色策略包括:(1)以新版飲食指南之健康意涵為教學重點,自編教材教導學生六大類食物的新觀念;(2)自製教學影片至學校網路教學平台,將課程內容推廣至學生家長;(3)透過學習單幫助學生檢視飲食習慣,強化學生改變行為的動機,激發學生全家一起改變飲食,落實正確的飲食觀念於日常生活中。

    特優學校臺北市溪湖國中以「長高不長胖‧跑可夢快搜樂」為主題,特色策略包括:(1)大量蒐集廢棄不用的光碟,繪製本校30周年校慶造型圖樣,背後另印製有獎徵答活動,借鏡時下精靈寶可夢素材,製作球形有獎徵答光碟;(2)教師爭對學生出題方向分成四大主軸:造成不良體態的改善方式、SH150定義釐清、飲食規劃與設計、如何持續運動讓BMI達到標準值。

    105學年度校園菸害防制及檳榔危害防制創意桌遊設計獲獎學校分享如下: 

    高中菸害防制組特優作品,臺中市明道高中「是誰在抽菸?」桌遊的設計,是透過卡牌找出「抽菸兇手」的推理遊戲;高中檳害防制組特優作品,臺中市明道高中「紙上談『檳』」桌遊,是以拼圖的方式連結出桌遊地圖,供玩家依照喜好與遊戲策略自由拼湊路線,增加遊戲挑戰性;國中菸害防制組特優作品,基隆市建德國中「『菸』人當道,生人迴避!」桌遊,是融入菸害防制法的相關概念,也融入所謂的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關知識;國中檳害防制組特優作品,新竹市虎林國中「反檳趴趴~GO」,是以撲克牌心臟病的遊戲概念為發想,結合健康生活技能「作決定」的概念,讓學生能從桌遊的遊戲當中面對不同情境,分析嚼食檳榔的利弊,並能適時作出不嚼食檳榔的決定。

     

    105學年度校園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教學模組獲獎學校分享如下: 

    特優學校彰化縣靜修國小以「鏡中自己大不同─圖像、心像、形像」為主題,特色策略包括:透過個人圖像(身體)的認識,讓學生因了解自己的身體,進而學會愛惜自己的身體,懂得照顧與保護自己;再透過與他人彼此心像(心理)的了解,讓學生在看重自己的同時亦能同理他人,進而尊重他人身體與想法,最後透過形像(人際關係)的塑造,讓學生在不同的人際互動模式中,了解人我之間行為的基本準則,並能發展與同學之間的良性互動。

    特優學校新北市積穗國中以「網路交友安全」為主題,特色策略包括:(1)素養導向課程設計:依據網路安全素養核心概念「資訊評估、安全預防、因應處理、倡議支持」發展教學目標;(2)融入批判性思考、作決定、問題解決、倡議宣導與自主監督管理等生活技能教學;(3)連結家長參與與親子教學,設計教材學習單。
     
    圖十一:健康體位教學模組       圖十二:菸檳防制桌遊設計
      

    今年獲獎名單以及成果發表會手冊等相關教材資源,已建置在「健康促進學校網站」,歡迎全國各級學校教師參考使用。(http://hps.hphe.ntnu.edu.tw/)

     

  • 推動校園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計畫輔導經驗分享

    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 余坤煌教授

     

    性教育是一種「愛的教育」與「品格教育」,其內容重點不在於性生殖行為或情慾探索,乃是教導健康親密關係,除了相關知識,更重要的是建立學生正確的性價值觀,以及能實踐此價值觀與提升人性的能力,讓學生學習愛惜自己、保護自己並尊重他人(教育部,2013。臺灣地區高中(職)及五專學生之性知識、性態度與性行為調查結果,100年已有性經驗的男生約占16.7%,女生約占13.1%,平均發生率為15.0%,較96年之14.7%及12.7%提升;99年度國中學生調查結果,已有性經驗的男生約占2.7%,女生約占2.1%,平均發生率為2.4%,較95年之2.2%及1.7%增加(教育部,2013)。

    日本保險套業者2017年針對台灣2477名大專院校學生所進行的兩性生活態度和想法問卷調查,發現近六成大學生早已有過性經驗,其中6%男生就讀國小時就有性經驗,5%第一次性經驗在國中階段,17%則在高中階段(聯合新聞網,2017)。香港「關懷愛滋」團體2017年七月在網上訪問了112名香港八大學學生,指近四成受訪者曾在校園(包括宿舍)內發生性行為;普遍大學生均誤以為體外射精或計算安全期能有效避孕,與中學生或邊青的認知無異;調查亦發現八成受訪者從來沒收過校方提供的性健康資訊,唯大學對學生性健康支援不足,包括欠缺清晰和友善的性健康服務、校內性教育推廣不足(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2017)。

    依據美國疾病防制中心(CDC1994年研究分析,推展學校性教育計畫其對危險性行為預防的成本效益為5.1。國內性教育從1973年開始倡導,經歷了30年的發展,已從「是否要實施」發展到「如何實施」,從消極的預防「青少年懷孕」、「感染愛滋病及其它性病」與「遭受性侵害性騷擾」發展到較積極的,以培養青少年對性的正向觀點(性關係是表達著親密、溫柔和歡愉),強調以提升「自尊」與學習「真愛」為基礎的「青少年性健康促進」(教育部,2013)。

    因此,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推動校園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計畫係以「全人性教育,愛己尊重人」為推動口號:全人性教育不是性行為教育,也不是只教生殖生理,它是「愛的教育」也是「品格教育」,教導學生認識健康的人際與親密關係,知道如何看重自己、愛惜自己、保護自己並尊重他人。並以「全人123」為推動的主要策略:全人性教育的推動強調一個愛的核心價值;兩個尊重(自尊、尊人);三道防線(延後婚前性行為或禁慾、較安全性行為、懷孕後之求助與處遇)。

    個人很榮幸參與校園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計畫,104學年度輔導台南市、105學年度輔導嘉義縣與嘉義市,根據二年參與縣市相關活動的輔導過程,提供導經驗與大家分享。

    一、建構人力組織

    成立以縣市為基礎之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推動小組,由教育局督學或股長以上層級人員負責督導,成員除教育局督學或股長外,縣市承辦人及縣市議題中心學校、種子學校校長與承辦人均參加,並邀請縣市健康與體育輔導團成員參與,共同組成推動小組,辦理全縣市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推動計畫增能共識會議,推動輔導訪視會議與到校輔導等事宜。

    二、進行需求評估

    學校依據組織進行SWOT評估以及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需求評估或問題診斷之結果,訂定推動目標與指標。

    三、擬定執行策略

    輔導學校擬定校園性教育推動策略,策略應包含健康促進學校推動模式六大範疇,應涵蓋下列六項必要策略:

    1. 將校園性教育推動計畫納入學校行事曆,依時程執行各項教學與相關活動。

    2. 辦理性教育週,進行宣導週相關活動。

    3. 提升教師性教育教學知能(例如性教育知能增能講座、性教育課程教學研究等)。

    4. 執行學校性教育課程教學活動至少6節,教材PPT等由財團法人杏陵醫學基金會提供;並鼓勵教師將性教育議題融入各領域課程與教學,將教學模組參加全國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融入領域教學模組競賽及成果發表活動。

    5. 辦理親職教育講座與活動,提升家長性教育知能。

    6. 選擇適當的校外機構與組織,建立夥伴關係,協助推動相關活動。

    四、協助成效分析

    學校性教育教學可以運用財團法人杏陵醫學基金會提供的性教育教學之教案與教材(6節),並進行前、後測評量,參與教學活動之班級,請儘量安排由同一位教師授課;參與前後測之學生人數至少需3個班(能有100人以上尤佳),確保統計分析可靠性。

    另外配合計劃的需要,輔導學校完成「自評表會議」(課程教材與自評表工作坊),請學校派授課教師參加,並廣邀有興趣的教師以及學校共同參加。

    五、鼓勵創意活動

    輔導各校依學校、社區特性與需求,辦理性教育創意活動,例如:性教育書展、健康中心提供性教育諮詢、親子成長營、教師研讀性教育讀書會、家長讀書會分享、實施校教育學校本位課程、班會性教育議題討論、單翼天使成長團體、特殊學生的性別教育、愛情卡活動等。

    輔導委員的工作內容包括指導計畫書之撰寫、擔任增能講座講師、推動過程之陪伴、推動問題之諮詢與協助、指導成果報告之撰寫等。在輔導過程中隨時聽聽學校教育夥伴抒發他們的感受,接納他們對執行計畫的想法與建議,凝聚推動計畫的共識,有效化解推動的阻力,協力達成計畫的目標。

     

    參考資料

    教育部(2013)。校園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實施計畫。教育部。

    聯合新聞網(2017)。家長嚇壞了! 6%國小男生竟有性經驗。2017.12.12. 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266/2654487

    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2017)。香港大學生性健康知識不足,關懷愛滋促院校加強性教育。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137期。2017.12.12. 網址http://fepaper.naer.edu.tw/epaper.php?edm_no=137

     

  • 『學武修文勤鍛練,甲才拔萃身心健』~
    學甲國小推動學校健康促進、家長社區結盟經驗談

    臺南市學甲國小 蔡玉葉校長

    壹、緣起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捧在手掌心的寶貝,總是會細意安排,盡力使子女學有所成,期待走向美滿快樂的人生。然而,如何引導子女培養健康生活習慣、為子女選擇健康的食物卻總是被忽略,因為這不會產生立即性危險,因為台灣有很好的醫療照顧系統
    ,不健康的人生,只有身歷其境,深受其擾的人才會大徹大悟,卻是為時已晚。

    在台灣,健康促進學校已經推動多年,其主要意涵是指學校所在社區的全體成員共同合作,為學生提供整體性與積極性的經驗和機構,以促進並維護學生的健康,其中包括正式與非正式的健康教育課程、創建安全與健康的學校環境、提供適宜的健康服務,以及使家庭和社區廣泛的參與促進健康的工作,進而使學生獲得最大限度的發展(WHO1998),近些年推動的範圍包含:視力保健、口腔衛生(齲齒防治)、健康體位、菸檳防制、全民健保(用藥教育)、性教育(愛滋防治)等議題,學甲國小多年來積極用心投入推動,成功的關鍵在於家庭的支持,家長的協力合作與社區資源的運用與結盟。


    貳、學校與社區結盟方式

    一、內部跨處室合作:

        建立多元化學校政策乃推動健促之根本,而這些推動政策跨部門的共同合作,因

        此,結盟的第一步便是學校內部跨處室合作。

    二、與家長的連結:

    (一)促進家長參與策略:

    1.連結-與家長建立正向的關係,使家長感受到學校是歡迎他們參與的。

    2.參與-設計多元策略讓家長有機會參與增進學生健康行為的活動。

    3.支持-支持家長持續參與;協助家長克服困境與障礙。

    (二)強化「學校-家庭-社區」夥伴關係

    三、醫療院所與機關學校、社區、企業:

    (一)邀請參與推動組織,擔任諮詢顧問等,協助計劃與策略研擬意見。

    (二)醫療院所提供專業人力講師、教學設備、健康生活技能宣講指導。

    (三)機關學校活動設備體驗參觀、人力挹注、大專院校主題活動結合等。

    (四)社區、企業在人物力及經費方面提供支持。

    参、推動現況與實際作法

        學甲國小是一所民風純樸的鄉下學校,國小部(含特教班與幼兒園共20班,師生總數450人,單親家庭、外籍配偶及隔代教養子女的比例高達28%。學區家長大部分較缺乏健康生活型態的相關知識。本校自96學年度起開始推動健康促進學校,推動的議題扣緊學校願景「健康、活力、卓越、創新」,成效逐年提昇中,104榮獲衛福部健康服務場所認證臺南市104學年度網頁評鑑及到校訪視雙特優教育部104105學年度健康促進學校計畫執行績優學校臺南市105學年度健康促進績優學校評選國小組第一名;擔任臺南市健促輔導團總召學校,負責帶領南市各校推動健促學校。實際推動情形如下:

    一、健全組織運作~社區親師生四合一

    計畫運作之主要人力為學校健康促進委員會,本校組織之特色為成員廣泛,涵蓋全體教師、護理師、家長代表、社區衛生單位、醫療院所人員、學生代表;其次分工細膩各司其職兼重組織之各項需求。

    二、切實進行需求評估~本校需求評估方式:

    (一)依六大範疇進行學校整體健促發展SWOTA分析。

    (二)針對視力、口腔、體位、菸害、正確用藥與全民健保、性教育與愛滋等健康議題

          進行學生現況分析統計。

    三、多元策略凝聚共識方法如下:

     ()建立多面向溝通管道,建立健康促進議題推動共識,能營造友善健康學習校園,充實軟硬體設備,行政與教學攜手並進。

     ()舉辦教師增能研習活動,充實教師專業素養,提升相關教學知能,落實課程與教學原則,舉辦多元促進活動及課外活動教學。

     ()建置網絡平台,整合校內外資源,共構健促服務網,促進教學資源共享,定期召開檢討改進會議,落實回饋機制。

     ()廣納社會資源,與生祥社區藥局、佳里奇美醫院和學甲衛生所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臺南應用科大合作,邀請專業人員進入校園,將健康促進議題延伸至社區。

    (五)多元方式推展家庭、社區健康促進觀念與作法,強化社區結盟。

    四、擬定具體有效作為~整體性健康促進策略

    (一)籌組健康促進計劃推動小組,暢達溝通管道,凝聚共識確立目標。

    (二)擬定校本健康促進推動政策與計畫共同商議以校內兒童最待改善 健康體

          為主推議題研擬系列推動策略

    (三)健康促進議題融入課程教學,透過協同教學,專材專用。

    (四)舉辦教師增能研習活動,強化健康生活技能教學,提升教學知能。

    (五)營造友善與健康的學習環境,充實物質環境及社會環境。

    (六)舉辦多元及課外活動教學,讓健康促進議題更為活潑、生動。

    (七)建置網絡平台,促進教學資源共享。

    (八)定期檢討改進,落實回饋機制,滿足親師生健康需求。

    (九)整合校內外資源,共構健康促進教學服務網。

    五、各議題具體推動作法~以社區資源運用為例

    (一)視力、口腔保健辦理社區嘉年華踩街活動,將護眼固齒之健康議題融入遊行,行銷愛眼齒計畫結合運動會,將視力口腔保健之健康議題融入校慶開幕活動喚起家長社區重視組訓潔牙隊參與牙醫師公會潔牙比賽,推動潔牙風氣與潔牙技能教學。

    (二)健康體位:引進社區家長資源,指導師生開墾校園綠地植蔬,食育教育教學實際體驗;親生營養午餐飲食宣導,鼓勵家庭多食用當季蔬果;運用社區游泳設施,推動游泳教學,培養學童游泳技能及健康體位;與學甲體育會合作辦理活力210親子健走活動,推展親子運動風氣;行動英語車聖誕系列活動,走健康促進風,以健康在地蔬果取代糖果,分送各校小朋友,宣導多食用健康蔬果觀念;運用教育部社區多功能中心計劃,開設健康促進多元課程,強化社區結盟;邀請統一企業『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蒞校辦理健康出動到校園-代謝症候群宣導活動,針對親師生進行宣教,行動劇欣賞與體驗教學。

    (三)菸檳防制:結合社區踩街嘉年華,將反菸議題融入遊行,行銷「無菸社區」計畫;結合運動會,將拒菸之議題融入校慶活動,推廣「無菸校園」計畫;結合社區衛生所加強教職員與學生宣導,辦理菸害防制宣導;校園張貼禁菸檳標誌,建置無菸檳校園;邀請衛生所,舉辦校慶攤位衛教,推廣戒菸教育。

    (四)性教育與愛滋病防制:邀請台灣關愛基金會蒞校辦理性教育及愛滋病防治宣導活動;與學甲衛生所結盟,辦理愛滋病防治教育講座;邀請奧黛莉內衣公司蒞校辦理性別生理講座,使性別教育更生活化;辦理家長愛滋病防治教育講座活動。

    (五)全民健保與正確用藥教育:邀請佳里奇美醫院藥劑部蒞校辦理正確用藥宣導活動;邀請社區藥局蒞校辦理全民健保及正確用藥宣導活動;帶學生拜訪社區藥局,和藥師作朋友;推動藥物回收教育宣導;與社區資源及藥師合作,提供教職員工生正確用藥相關知能;和醫院(佳里奇美醫院)及生祥大藥局建立常態的合作關係。

    (六)推廣出版健康促進專刊、健康促進年曆,廣發社區宣導,學校與家庭社區緊密結盟與衛生局合作辦理臺南市106年腸病毒防治誓師活動,師生擔任防疫大使;開辦社區多功能課程,開設樂活瑜珈班、羽球、有氧律動、健康烘焙班等班別,推廣社區健康促進生活。

    肆、結語

        幫孩子圓一個健康的夢,是我們推動委員共同的目標與夢想。健促活動在各校親師生齊力努力下,已由深耕逐漸生根,期待持續藉由融入日常生活常態教學,家長學生對健康議題的覺醒,加上各校常態性、創意性活動的規劃落實推動,社區各方資源的挹注,讓這一棵棵健康促進幼苗成長茁壯並開花結果。

     
    相片與說明
     
    圖一、衛生局結盟打擊腸病毒誓師活動   圖二、家長同盟-校門口交通安全改善工程

     
    圖三、
    社區藥局參訪           圖四、家長同盟-校門口交通安全改善工程

     
    圖五、
    親子健康促進闖關         圖六、開辦社區系列健康促進課程-舒活瑜珈


    圖七、騎單車社區微旅行



  •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預防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感染

    一、認識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感染

    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又稱愛滋病毒,是一種破壞免疫系統的病毒。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感染可能導致愛滋病,又稱為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指因為病患身體抵抗力降低,導致得到各種疾病的症狀。愛滋病毒會破壞人體原本的免疫系統,使病患的身體抵抗力降低,當免疫系統遭到破壞後,原本不會造成生病的病菌,變得有機會感染人類,嚴重時會導致病患死亡。

    目前可分為兩型,HIV-1HIV-2HIV-1是大多數國家中最主要造成愛滋病的病因,HIV-2主要分布在西非。兩種病毒的致病力並不相同,感染HIV-1後超過90%的患者會在10~12年內發病成為愛滋病,感染HIV-2則往往沒有相關的病症。

    二、傳播方式

    愛滋病毒有三大傳染途徑包括:

    (一)  性行為傳染:與愛滋病毒感染者發生口腔、肛門、陰道接觸的性行為,就有受感染的可能。

    (二)  血液傳染:

    1. 輸入被愛滋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產品等。

    2. 與愛滋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針頭、針筒、稀釋液。

    3. 接受感染者的之器官移植。

    (三)  母子垂直感染:感染愛滋病毒的婦女懷孕生產,可能會在她懷孕、生產或哺乳時,將病毒傳染給她的嬰兒。

    三、潛伏期

    愛滋病的「潛伏期」是指感染愛滋病毒後,到發病的時間。典型愛滋病的潛伏期,快者半年至5年,慢者7年至10年或更久。如果使用藥物控制治療,可以延緩發病,延長潛伏期。

    另外,愛滋病毒感染有一個需要注意的「空窗期」問題,在得到愛滋病感染的初期,可能檢驗不出來病患已經得到了愛滋病毒,這就是所謂的「空窗期」。在愛滋病毒感染後,人體不會立即產生抗體,因此以一般的抗體檢測,大約要6-12週後才能被檢查出來。

    四、發病症狀

    愛滋病的發病症狀變化極大,依感染者的免疫力好壞、感染細菌的種類及感染部位的不同,會有不同的發病症狀。譬如,感染肺囊蟲就會引起肺炎症狀,感染肺結核菌就會引起肺結核症狀,感染口腔念珠菌就會引起念珠菌症狀。

    五、預防方法:

    (一)  安全性行為:單一固定的性伴侶,性行為時要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不可使用油性潤滑物質,以避免保險套破損。

    (二)  不與他人共用注射針頭、針筒、稀釋液。

    (三)  避免不必要之輸血或器官移植。

    (四)  懷孕時要接受愛滋病毒檢查,如果媽媽確定為愛滋病毒病患感染者,從懷孕期間就要開始接受預防性用藥,有需要時選擇剖腹產,並且避免餵母乳。

    六、就醫資訊

    目前愛滋病毒感染仍無法治癒,感染者必須像糖尿病和高血壓,耐心持續服藥才能控制病情,不規則服藥會導致愛滋病毒產生抗藥性,造成日後治療的困難。此外,必須採行安全性行為以防止不同株病毒重複感染,此為避免產生抗藥性病毒無藥可醫的重要關鍵。目前針對愛滋病毒,並沒有已證實療效的特效藥物,目前臺灣採用雞尾酒式混合療法藥物,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延緩發病時間,且近年來由於藥物的發展進步,原本治療過程產生的副作用也漸漸改善,但仍無法根治。

    若愛滋病毒感染者受到各項不公平待遇或歧視時,可以於事實發生日起1年內,依據「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感染者權益保障辦法」第7條規定進行申訴。如果感染者受到就學或就業等不公平待遇或歧視時,請先向原機關(構)、學校或團體負責人(雇主)提出申訴,如對於該項訴處理有延遲或對處理結果不服,則可向當地衛生局提出申訴,如對當地衛生局處理結果不服者,得向衛生福利部提出申訴。若感染者在於安養或居住方面受到不公平待遇或歧視時,請直接向當地衛生局提出申訴,如對於當地衛生局處理結果不服者,得向衛生福利部提出申訴。

    愛滋病毒暴露前預防性投藥 (pre-exposure prophylaxis,以下簡稱PrEP)

    指未感染愛滋病毒的人(愛滋病毒篩檢呈陰性者),經醫師評估後每天固定服用抗病毒藥物,讓體內有足夠的藥物濃度來預防隨時可能發生有風險的暴露,以達到降低感染風險的效果。但只有未感染愛滋病毒的人(篩檢呈陰性者)才可使用,PrEP為每日吃一顆藥,且按時服藥對藥效來說是很重要的。

    正確使用PrEP雖然能夠大幅降低感染機率,但不能夠100%預防,而且也無法避免其他的性病感染(如梅毒、淋病、菜花等),因此接受PrEP後仍需同時採取其他相關預防措施

    對於PrEP有任何問題,可以參考「愛滋病毒暴露前預防性投藥Q&A」及「有備無患PrEP 動畫影片」,連結分別如下:

    愛滋病毒暴露前預防性投藥Q&A
    http://www.cdc.gov.tw/professional/list.aspx?treeid=7B56E6F932B49B90&nowtreeid=57046327CE218D0B

    有備無患PrEP 動畫影片:

    http://www.cdc.gov.tw/professional/movieinfo.aspx?treeid=7B56E6F932B49B90&nowtreeid=7241EE8A00ED94DF&tid=6D8E69CE251614F5

     

     

  • 促進健康飲食與身體活動之學校健康指引

    摘要

    在過去的30年裡,肥胖的盛行率在6~19歲人群中已經增加三倍。多重慢性病危險因子,如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與肥胖有關。學校有責任藉由政策、實踐、支持性環境來幫助預防肥胖、促進活動與健康飲食。

    本報告描述關於促進健康飲食與身體活動的學校指引,包括學校政策與實踐的協調;支持性環境;學校營養服務;體育及身體活動計畫;健康教育;健康、心理健康與社會服務;家庭與社區參與;教職員健康;學校職員專業發展。這些指引是與大學、國家、聯邦、州、地方及志願性機構與組織的專家合作開發,其基礎是由學校健康、公共衛生與教育領域對健康飲食與身體活動促進的研究、理論和最佳實踐所作的深入訪談。因為各個指引並非每個學校都合適或可行的,因此各學校應各根據學校的需求及可用資源來決定最優先的項目。

    指引1. 使用協調方法來發展、執行及評價健康飲食與身體活動的政策及實踐。

    指引2. 建立學校環境以支持健康飲食與身體活動。

    指引3. 提供優質學校餐飲計畫及確保對學生有吸引力,提供學校餐飲計畫以外的健康飲食及飲料選擇。

    指引4. 執行一個全方位的身體活動計畫,並以優質身體活動教育為基石。

    指引5. 執行的健康教育能提供學生知識、態度、技能及實踐健康飲食與身體活動所需的經驗。

    指引6. 提供學生健康、心理健康、社會服務來處理健康飲食、身體活動及相關慢性疾病的預防。

    指引7. 結盟家庭及社區成員之夥伴關係共同發展及執行健康飲食與身體活動政策、實踐及計畫。

    指引8. 提供所有學校教職員工健康計畫包括健康飲食與身體活動服務。

    指引9. 聘用合格員工及提供休息時監督者、自助餐廳時間及校外課程計畫的社會服務工作人員及員工對體育、健康教育、營養服務、健康、心理健康之專業發展機會。



    School Health Guidelines to Promote Healthy Eating and Physical Activity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ummary

    During the last 3 decades, the prevalence of obesity has tripled among persons aged 6–19 years. Multiple chronic disease risk factors, such as high blood pressure, high cholesterol levels, and high blood glucose levels are related to obesity. Schools have a responsibility to help prevent obesity and promote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y eating through policies, practices, and supportive environments.

    This report describes school health guidelines for promoting healthy eating and physical activity, including coordination of school policies and practices; supportive environments; school nutrition services; physical educa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programs; health education; health, mental health, and social services; family and community involvement; school employee wellness;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school staff members. These guidelines, develop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specialists from universities and from national, federal, state, local, and voluntary agencies and organizations, are based on an in-depth review of research, theory, and best practices in healthy eating and physical activity promotion in school health, public health, and education. Because every guideline might not be appropriate or feasible for every school to implement, individual schools should determine which guidelines have the highest priority based on the needs of the school and available resources.

    Guideline 1. Use a coordinated approach to develop, implement, and evaluate healthy eating and physical activity policies and practices.

    Guideline 2. Establish school environments that support healthy eating and 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 3. Provide a quality school meal program and ensure that students have only appealing, healthy food and beverage choices offered outside of the school meal program.

    Guideline 4. Implement a comprehensive physical activity program with quality physical education as the cornerstone.

    Guideline 5. Implement health education that provides students with the knowledge, attitudes, skills, and experiences needed for healthy eating and 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 6. Provide students with health, mental health, and social services to address healthy eating, physical activity, and related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Guideline 7. Partner with families and community member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healthy eating and physical activity policies, practices, and programs.

    Guideline 8. Provide a school employee wellness program that includes healthy eating and physical activity services for all school staff members.

    Guideline 9. Employ qualified persons, and provid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for physical education, health education, nutrition services, and health, mental Health, and social services staff members, as well as staff members who supervise recess, cafeteria time, and out-of-school–time programs.

     

    Referenc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2011). School health guidelines to promote healthy eating and physical activity. MMWR. Recommendations and reports: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 Recommendations and reports60(RR-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