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HPS Newsletter-Third Issue
  • 健康促進學校輔導計畫增能活動 因應疫情的校園作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學生(校園記者) 簡秀純
    編輯 黃樂賢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受教育部委託,1月4日承辦「110學年度健康促進學校輔導計畫增能活動」,希望加強校園因應新型冠狀肺炎疫情之作為。研習主持人臺師大衛教系主任張鳳琴表示,特別感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支持,期盼活動可以增進教師對抗新型冠狀肺炎之身體活動與健康生活型態,及強化健康體位議題中增進心肺適能重要性之知能。

    增能活動特別邀請到美國多雷托大學人口健康專業學院教授許俊傑擔綱主講,分別以「防疫新聞有看沒有懂:變異株、清消、PCR、致死率、疫苗效力等背後原理」、「他山之錯,可以攻石:美國各級學校COVID-19防疫措施實例」進行主題演講,並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講解醫學專有名詞,分享美國學校防疫的措施,供教師作為參考,並讚揚臺灣防疫措施與各級學校的配合。

    許教授強調,學校衛生教育是臺灣抗疫成功的基石,群體免疫、邊境管制、檢疫與隔離需要政府和眾人一起努力,提升個人衛生的意識則是衛生教育的終極目標,更是促進全人邁向更好生活品質的基石。臺師大衛教系紀雪雲教授、吳仁宇教授、基隆市成功國中校長張志明也蒞臨會議,期待透過政府和學校的合作,能有效提升抗疫成果。

    慈濟大學教育傳播學院體育教學中心副教授黃森芳則以「對抗COVID-19的最佳運動方式與運動量」為題,講解「以心肺適能作為輔助BMI健康體位評估指標」的好處,從生物學角度進行分析,鼓勵學生以運動作為提升自身免疫力的方法,保持健康狀態防範疫情的侵擾。

    臺師大公領系兼任講師謝宜蓉、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護理師劉乃瑛、臺中市新盛國小護理師楊碧嫦也分別以「走進自然,防疫樂活」、「健康體位Let's go go go!」、「國小校園多元化策略介入活動」,分享學校如何從實務面,將議題帶入學生的生活與學習當中,運用知識對抗疫情,並與現況和諧共存。
    衛教系主任張鳳琴
    S__36667798
    研習主持人臺師大衛教系主任張鳳琴表示,特別感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支持,期盼活動可以增進教師對抗新型冠狀肺炎之身體活動與健康生活型態,及強化健康體位議題中增進心肺適能重要性之知能。
    美國多雷托大學人口健康專業學院教授許俊傑,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講解醫學專有名詞,分享美國學校防疫的措施,供教師作為參考,並讚揚臺灣防疫措施與各級學校的配合。
    LINE_ALBUM_20220104 增能活動_220105_37
    LINE_ALBUM_20220104 增能活動_220105_54
    黃森芳副教授講解「以心肺適能作為輔助BMI健康體位評估指標」的好處,從生物學角度進行分析,鼓勵學生以運動作為提升自身免疫力的方法。
    臺師大衛教系紀雪雲教授(右一)、吳仁宇教授(左一)也蒞臨會議,期待透過政府和學校的合作,能有效提升抗疫成果。
    LINE_ALBUM_20220104 增能活動_220105_65
    S__36667781
    國立臺南一中護理師劉乃瑛分享「健康體位Let's go go go!
    臺中市新盛國小護理師楊碧嫦分享「國小校園多元化策略介入活動
    S__3666777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謝宜蓉講師分享「走向自然,防疫樂活」
  • 營造培育型班級環境 提升學生幸福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賴香如教授
    一、前言
    ()學校環境與學生健全發展
        人類自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即進入社會中生活,並開啟個人與社會環境相互依存的模式。對學生而言,家庭、學校與社區是主要的社會環境,也是個體生活經驗發生的立即情境 (Bronfenbrenner, 1979)。這些場域中的人士、團體、組織或媒體,都會影響學生的發展和成長、安全和健康,且彼此的影響力相互連結。
        從幼稚園到大學,師長和同學都是關鍵人物,對學生的正常發展和健康行為具有強大效應。教師可提供成人模範角色;而同儕團體則可影響年輕人的自我知覺和人際關係。相關研究指出,學校環境對學生的影響是全面性的,包括學習動機和效率(Ryan, & Patrick, 2001)、危害健康行為、校園暴力和攻擊行為 (劉芝伶、賴香如,2009Eitle, & Eitle, 2004Khoury-Kassabri, Benbenishty, Astor, & Zeira, 2004Wilson, 2004),以及身心健康 (Resnick, 1997WHO, 1996 ; Zubrick et al., 1995)。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呼籲,學校可成為一個提升健康水準的場所,透過校內的文化、組織與環境,直接影響學生的自尊、教育成就與健康(WHO, 1996)

     ()培育環境與學生心理健康、行為問題
        二十一世紀初,美國國家醫學院(Institute of Medicine)在回顧了心理和行為失調如何和為何發生的眾多文獻,以及探究各類預防計畫、政策和做法後,指出各種心理和行為失調間相關性很高、同時發生,且源於相同條件(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 Institute of Medicine, 2009)。因此,心理學家主張應針對這類共通的不良條件謀求改善,以便降低心理、情緒和行為問題的發生率和盛行率。隨之學者更呼籲衛生界應投入更多的力量於建構培育環境 (nurturing environments)上,以促年輕個體成功地發展 (Biglan, Flay, Embry, & Sandler, 2012)
        Biglan(2012)主張,培育環境能將生理和心理的有害事件降至最低;能教導、增進和强化利社會行為(pro-social behavior);能監控和限制問題行為出現的機會;能增強心理彈性(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使人能關注自己的思想和感覺,並強化和發展個人的價值觀。當一個人的心理彈性強大時,幸福感隨之提升,並能做好因應生活中各種挑戰的準備。隨著多數人的心理彈性提升,社會環境內的各層面都將變得更激勵人心,人際關係也獲得改善,故多數心理、情緒和行為失調問題都得以預防和避免。綜言之,培育環境是年輕人成功茁壯、發展和心理健康的關鍵因素。因此,家庭、學校或社區等學生的重要社會環境都應積極優化。
        在我國的中小學校園中,班級是基本單位,當學生被分派至一個特定班級,同班級的數十名學生一起從事學習的時間至少一年,而且在這段期間師生的互動相當頻繁。因此,欲將學校優化成為培育環境,宜從班級社會環境著手營造,才能真正落實和達到成效。

    二、班級社會環境之認識
    ()定義與意涵
        班級是由教師與學生共同組成的小型社會,也是學生學習與成長的主要場域,故班級環境(classroom environment) 和班級學習環境(classroom learning environment)皆可稱班級社會環境(classroom social environment),且三者與班級氣氛(classroom climate)相似,同樣關注教室環境內師生間、學生間彼此的關係、互動和感受。
        班級社會環境是由師生共同形塑的一個系統、一種狀態、知覺或感受。1960-70年代,學者認為班級為一動態的社會系統,包含了教師行為、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狀態(Medley, & Mitzel, 1963; Moos, 1979)1980年代後,學者主張班級社會環境是學生與教師在特定環境下的共同心理感受(Fraser, 1986; 黃台珠, Aldridge, & Fraser, 1998 ; Sinclair, & Fraser, 2002)、共有知覺(Fraser, &Walberg, 1991)。換言之,班級社會環境是由班級風氣和人際關係所營造出來的學習氛圍,而且學生對教室環境的知覺會影響其認知結果與情感表現(Fraser et al., 1991)。具體而言,班級社會環境包含老師和學生彼此間相互溝通、合作、個人發展等的共享感受(黃台珠等, 1998)。理想的班級社會環境將促使學生積極參與班級活動、與同學相互討論並彼此合作,以及重視課業和班級任務的完成;而且教師能幫助、鼓勵及關懷學生,並公平地對待每名學生(Sinclair et al., 2002)

    ()層面與測量
        二十世紀中期,學者開始深入探究班級社會環境和班級氣氛所涵蓋的層面,並編製測量工具作為了解、分析與比較各中學班級環境現況,以及研擬改善行動與計畫之基石。
    早期學者指出的班級氣氛和班級環境層面較少,如Walberg (1968)認為,中學的班級氣氛包含班級組織結構與情意兩層面,並製了學習環境量表(Learning Environment Inventory)加以調查。另外,TrickettMoos (1973)提出班級環境的三社會層面,分別為人際關係層面、個人成長或目標導向層面及系統維持與改變層面,也研發了中學生適用的班級環境量表(Classroom Environment Scale) 來描述和測量教室的社會心理環境。
        隨著時間演進,學者觀察到班級社會環境的更多元層面。Fraser, Fisher McRobbie (1996)認為班級環境有七層面,分別是同學親和、教師支持、參與、探究、工作導向、合作和平等,並研發教室環境量表(What Is Happening In Class)來測量學生對教室環境的感受。另外,Sinclair(2002)主張班級環境有五層面,分別為合作、參與、工作導向、教師同理和平等,並編製了班級環境量表(Inventory of Classroom Environment),以同時測量實際與理想班級社會環境的合作、參與、工作導向和教師同理四方面的狀況。

    三、班級社會環境之探究
        班級社會環境的相關研究,多數以班級氣氛或班級環境為主題,少數採班級社會環境一詞。相關研究關注的主要焦點有三:一是實際與理想班級社會環境的現況及兩者的差距;二是班級社會環境與學生學習的關係;三是班級社會環境與學生心理健康的關係。
    () 臺灣中小學班級社會環境現況與學生期待
        在過去數十年間,國外有關中小學班級社會環境現況的調查大量成長(Fisher & Khine 2006Goh & Khine 2002 Khine & Fisher 2003),且加入有關理想班級環境的調查,以了解學生對學習環境的期待,並藉此比較實際與理想班級環境的差距,以便作為擬定班級社會環境優化行動計畫的基礎。但國內學者較多探究特定縣市或地區國中和國小學生的班級氣氛;少數學者以班級環境為題,但偏於特定科目的學習情境,如生物科、國文科;有關整體學習情境的實際與理想班級環境現況和其間差距的研究則相當少見。
        在教室環境現況的調查上,二十一世紀初期國內相關研究發現,臺灣不同縣市中、小學生對班級氣氛和班級環境的感受是良好(林淑真,2002)、中等(郭秀緞,2001)、中上程度(洪鳳美,2005)、中等偏正向(莊雪芳、鄭湧涇,2003)、偏正向(Lai, Chou, Miau, Wu, Lee, & Jwo, 2015)或普通(郭惠雯,2006)。莊雪芳等(2003)指出臺北市學生的班級學習環境感受優於臺北縣學生,包括教師支持、學生參與、探究和平等四方面。Lai(2015)的全臺1,932名國中7-9年級學生的調查,指出女生覺察到的班級社會環境比男生為佳;而高年級的「合作」感受較低年級差。另外,一項關於國內外中學生班級環境的比較研究,則指出臺灣學生在科學(理化、生物)教室中的任務取向、學生參與、合作和平等上比西澳學生低(黃台珠等,1998)
        國內僅有一項研究比較實際與理想班級社會環境的差距,結果指出全臺國中學生喜歡更為合作的、參與的、任務導向的及教師同理的班級社會環境;且女生比男生更想要和同學有良好相處、能更配合及參與課程和班級活動,也希望老師能表現出更多幫助、鼓勵與支持學生的行為。另外,七、八年級學生對理想班級社會環境的期待遠高於九年級學生(Lai et al., 2015)。此結果顯示,全臺國中學生確實期待能在比目前更好、更理想的教室環境中學習。因此,教師宜回應學生的需求,戮力優化任教班級的社會環境,如試著多幫助、鼓勵與支持學生,以及鼓勵學生盡力參與和彼此合作,以便縮小實際與理想班級社會環境的差距,並符合學生對學習環境的期待。

    () 班級社會環境與學習狀態
        教室內有許多變數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動機,班級氣氛就是其中一項;而在得到教師關愛與接納下,學生對該教師任教科目會產生較強的學習動機,故教師可透過提供良好的班級環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張春興,1998)。國內許多研究也一再證實班級氣氛與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態度與學業成就有關,且會產生正面影響(林淑真,2002;洪鳳美,2005;高紹勛,2007;陳鴻明、張文華、張惠博,2002)。同樣地,少數以班級社會環境為主題的研究,也支持教室環境與學習動機呈正相關,且具預測力 (莊雪芳等,2003;陳庭儀,2010)。由之可知,當學生知覺班級社會環境愈好時,其學習動機愈高、學習態度愈正向,學業成就也愈佳。

    () 班級社會環境與學生心理健康
        班級同學彼此的互動及師生的相處,對每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亦不容小覷。黃俊傑及王淑女(2002)發現近20%學生不快樂,超過16%無法自我接納,約20%無法肯定自我價值,還有近40%無法自我欣賞。另外,愈受到老師和同學接納的學生,會愈健康、愈快樂,也愈能接納、欣賞與肯定自己。Branden(1996)指出,班級環境是影響學生自尊的學校因素之一,教室內師生或同儕互動的方式,必須是安全的、關懷的、給予成功經驗的及彼此欣賞的,才能促使學生擁有高自尊。
        相關研究支持教師同理、同儕關係對學生自尊有重要且正向的影響。一項以全臺各縣市1,797名國中學生為對象的研究,發現合作、參與、任務導向和教師同理等四層面的班級社會環境與學生整體自尊、學業自尊、身體自尊及社會自尊皆呈正相關;而且在控制個人背景變項後,班級社會環境對自尊仍具顯著的解釋力(吳玉萍、李碧霞、呂昌明、卓俊辰、賴香如、陳庭儀,2010)
        綜上所述,雖然國內中小學的班級社會環境在普通以上,但學生仍殷切地期盼能在更優質的班級環境中學習與成長。再者,班級社會環境與學生的學習成就、心理健康皆息息相關。因此,從健康促進觀點來看,學校應積極地在教室內培養良好人際關係,形塑互相關懷、信任、合作和尊重,以及利社會的氛圍;如此學生將能自在學習,獲得參與和歸屬感(Chionh, & Fraser, 2009),提升學習動機和學業成就,對學習產生愉悅、幸福感受和正向態度,進而提升自尊及培養自信,心理彈性和心理健康也隨著增強,並足以預防心理失調與行為問題的發生(Biglan et al., 2012)。總之,將班級社會環境營造成培育型環境對學生的學習、發展與身心健康將是助益匪淺。

    三、培育型班級社會環境之營造
        班級經營(classroom management)目的是營造良好學習氣氛與學習環境(許淑華,2002 ; Miller, & Pedro, 2006),故營造班級社會環境應是班級經營的重要環節。班級社會環境涉及的主要是教室內的心理環境管理和人際管理兩層面,如師生關係和互動、學生間的人際關係和互動、班級氛圍等。不過在我國的教育現場,班級經營的焦點通常是學生生活常規的建立、管教,以及偏差行為的防範與處遇,亦即比較重視常規經營(吳耀明,2005;林素卿,2002);以致有關班級內積極正向、支持性、合作互助、和諧人際關係、凝聚向心力或參與度的著力明顯不足。如民國100年教育部為營造友善校園,提供給中學教師的輔導與管教電子書 (王貞雅等,2011),多數篇幅是針對班級經營時可能面臨的問題提供因應策略,僅極少內容論及正向班級風氣營造相關事務。
        班級社會環境營造必須仰賴教師的認同和投入。因教師不僅是教學歷程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校內革新的重要資產(St. Leger, 2001)。二十世紀末葉,世界衛生組織推動全球性健康促進學校計畫時,教師就是關鍵人物之一(賴香如,2008)。在國內的中小學,班級導師就像是學生在學校的父母,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和無法取代的角色;故導師不僅需關心學生的學習,也應重視他們的生活、行為表現與健全發展。
        班級導師或任課教師應如何營造培育型班級社會環境?依據Schmuck Schmuck(1988)的班級團體發展模式,班級環境營造的歷程可分為激發成員感、建立共享感、實現班級學業目標和協助自我更新等四階段,但各階段並無特定順序。近年來,學者主張根據學生知覺到的實際與理想班級社會環境的差距,來提升學生的合作、參與、工作導向,以及教師同理程度;如此才能呼應和符合學生對班級社會環境的期待(Sinclair et al., 2002; 賴香如、李碧霞、呂昌明、卓俊辰、吳玉萍,2010)。另一方面,教育界學者也曾針對增進學生合作度、對班級事務參與度、工作導向、自信心/自尊和互相尊重,以及教師的關懷度等目標,提出實務層面的具體可行作為和原則(周新富,2006;吳清山等,2002;張鐸嚴、林月琴、劉緬懷,2002),詳見表一。
        國內少數學者曾進行班級社會環境營造介入研究 (吳玉萍,2011;賴香如等,2010)。賴香如等(2010)設計了一套全學年度包含15項特色活動,並以增進班級成員感和歸屬感、建立班級安全感、提升教師的同理與支持、激發班級共享感、培養工作導向態度,以及協助學生自我更新等六項為目標的「班級社會環境營造方案」。在宜蘭縣國華國中進行實驗後,發現學生知覺到班級社會環境在合作、參與和教師同理等三方面皆有改善。因此,此套行動方案應可作為教師營造培育型班級社會環境之參酌。
    培育型班級社會環境的營造行動將有助於提升學生的幸福感、自信心和心理健康。中小學教師如能從自己任教的班級著手耕耘,不僅能幫助班上所有學生健全成長;也能對校園健康促進工作做出貢獻;同時也符合教育部自2021年開始鼓勵各所健康促進學校以學生正向心理健康促進為重點的政策。
     
    表一 班級社會環境營造的目標、營造原則和可行作為
    目標 營造原則和可行作為
    1.增進學生的合作度 1.任何事或物都開放給每人有參與或擁有的權利與機會。
    2.只要是大家的事,鼓勵人人不放棄參加,並且爭取為團體作出貢獻。
    3.與人合作的事,不計較自己分擔事情的難易、多少或先後,且都主動去做。
    4.與人合作的事,能就各自能做的、願意做的,彼此禮讓、協調而無人感到委屈
    2.增加學生對班級事務的參與度 1.鼓勵學生團結,發展以班級為單位的共同生活與工作,使學生有共同目標、面對阻礙,從相互幫助中得到益處。
    2.定義班級活動的目的。
    3.強調團體的成就。
    4.提供公共訊息增加學生的負責行為,如班級進步圖、個人進步圖、家長通訊、班刊等。
    5.強化團體帶來的滿意感,當學生完成團體活動時,討論有趣及喜歡的部份,來代替活動中的錯誤。
    6.增加個人在班級的地位,提醒學生所處的角色。
    7.提供並讓學生參與合作活動,以創造或增進班級的團結。
    8.藉由學生共同計劃、執行共同的方案,增加互動的頻率。
    3.提高學生的工作導向 1.強調學習活動或任務的意義性。
    2.設計有趣味性、變化性和難易度適合的學習活動或任務。
    3.教導學生依照作業份量、學習速度和完成作業所需的時間,來定計畫。
    4.維持學生對於課業、學習活動與任務的責任感。
    5.運用酬賞方法,來認定學生的表現、努力與改進程度。
    6.協助學生監控和評估工作進度,包括學習過程中可能的失誤和中輟。
    4.增進學生的自信心/自尊 1.讓每個孩子有被看重的感受。
    2.給予低自尊或行為偏差學生更多的正向接觸,使學生感覺被接納、瞭解。
    3.讓學生深信自己是班級中的重要成員、有歸屬感,例如把學生的照片或作品張貼在布告欄中。
    4.讓學生感受到規範的可預期性及持續性,以便清楚教師對負責與不負責行為的反應;同時感受到教師重視自己的需求,且能獲得教師的鼓勵與肯定。
    5.除接受學生的能力、成就外,也要表達對其努力的喜愛與接納。
    6.真誠地對待學生。
    7.多給學生個別的關懷,以傳達出關懷和重視的情感。
    8.委任學生協助簡單的例行事務。
    9.以請求代替命令,尊重學生有選擇回應的自由,傳遞平等的精神。
    10.言語中必須具有鼓勵、肯定、稱讚、重視及溫暖的正向特質,同時做到非語言行為與語言訊息的一致性。
    11.幫助孩子探索及表達自己的感覺。
    12.接受孩子的想法。
    13.幫助孩子發展自己的想法。
    14.衡量孩子所表達的衝動、想法或感覺。
    15.給予學生適當程度的自由。
    16.表現鼓勵、支持的態度。
    17.為每位學生提供成功的標準。
    18.以讚美取代批評。
    19.接受學生犯錯。
    20.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與機會說話。
    21.清楚地向學生說明目的、目標。
    22.不要求立即性的學習成果。
    23.持續的評價學生與自己的期待
    24.接受限制與錯誤。
    25.以和諧溝通技巧,讓學生明確了解教師的期望。
    26.使用理性的訊息來處理學生的不當行為。
    27.合理及適切的表達教師的憤怒。
    28.提供機會讓學生表現,以培養其獨立自主,並對其能力表示肯定。
    29.接納、承認學生的感受。
    30.避免對學生貼標籤或妄下斷語。
    31.使用導引作為改變學生的手段。
    32.避免提出會引起學生忿怒、抗拒的問題,在提出問題後,應邀請學生一起討論解決之道。
    33.接納學生意見。
    34.不要挖苦或嘲諷學生。
    35.避免匆忙給予協助,讓學生有了解問題並思考如何解決的時間。
    36.簡潔快速地處理小問題,不要拖泥帶水。
    37.避免讚美帶來的後遺症;稱讚應該針對學生努力的成果和完成的作品,而不是學生的品德和人格。
    38.避免使用懲罰。
    5.增進學生互相尊重 1.關心和珍視師生們的背景、人格特質、經驗或價值觀念。
    2.對每個人都不預設立場,沒有任何成見或偏見,講求就事論事。
    3.將彼此間意見、看法或作為上的差異部分充分對人解說,但不強迫他人改變或接受。
    4.絕不歧視在種族、性別、年齡、體能、心智或資源上居於弱勢或殘缺的同學,並給予必要的照顧
    5.建立學生適當的行為模式。
    6.能容忍、接受別人的行為與想法。
    7.直接與學生談話並表示尊重,以幫助他們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8.表達對學生在課堂上發言的尊重。
    9.建立對待別人有禮的準則,使其他人維持尊嚴感並賞識他人。
    10.使用合作學習團體,使學生處在鼓勵、尊重、讚賞他人的環境中。
    11.教導學生以身體語言表示尊重;聆聽時能聚精會神。
    12.確認學生能瞭解尊重、莊嚴、禮貌、個別性、獨特性等詞彙的意義。
    13.無論種族或能力差異都能共同工作。
    6.增進教師對學生的關懷度 1.表達對學生的興趣與關心,有系統的建立更佳的關係。
    2.維持上課的好心情。
    3.表達對學生的關心與支持。
    4.對所有學生表達高度期望。
    5.以一致性的語言與行動,公平地對待學生。
    6.表示尊重學生的行為與態度。
    7.與學生溝通期待他們表現出的態度、行為,並以身作則。
    8.創造和學生的開放式對話。
    9.當學生有良好表現時,不吝給予讚美鼓勵;如表現不佳,更要安慰鼓勵。
    10.製造與個人討論的機會,如安排面談、與學生傳紙條或筆記、使用建議箱等。
    11.可以用書信、便條、E-mail,寫些鼓勵及關心學生的話,表達老師的善意與關懷。
    12.有節日或值得慶賀的事時,請學生吃東西或辦慶祝活動或送小禮物表示恭賀之意。
    13.學生生日時,打個電話或送張生日卡片或當面祝福,使學生備感溫馨。
    14.利用假日,帶領學生到戶外或有趣的場所、文教機構參觀或聚會,增進師生感情。
    15.有時間打打電話給學生,鼓勵及關心近況。
    16.在校時,中午可以和學生一起用餐,閒話家常順便了解學生。
    17.下課時,儘可能找時間和學生聊聊,感受學生的心情。
    18.學生打掃或整理班級環境時,找時間與學生一起工作,擴大共同參與的感受。
    19.找出學生的特殊興趣或專長,並儘可能與學生共同參與分享快樂,讚賞其成就。
    20.找機會和學生共同完成一些有趣的事,創造共同的話題與歸屬感。
    21.設置「和老師談心」、「酸甜苦辣留言板」信箱,供學生表達心聲與感受。
    22.記住學生的特性,使學生感到老師的特別關心。
    23.得知學生有困難或情緒困擾時,適時伸出援手與關懷,並積極協助解決。
    24.多幫助及鼓勵班級中的邊緣學生或孤立學生,藉由各種機會與場合與之親近。
    25.注意學生有無吃早餐,必要時給予協助或安排,學生當會感受老師的關愛之情。
    26.學習、接觸並了解學生的次級文化,讓學生覺得老師與學生沒有隔閡或距離。
    27.常說故事、有趣的事,來消遣及幽默自己,讓學生覺得老師很風趣,很能親近及平易近人。
     
    參考文獻
    王雅貞等(2011)班級經營達人-國中導師手冊(初版)。臺北:教育部。
    吳玉萍(2011)國中班級社會環境營造方案成效之研究。未發表博士論文,臺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吳玉萍、李碧霞、呂昌明、卓俊辰、賴香如、陳庭儀(2010)。臺灣地區國中生知覺班級社會環境與自尊之相關研究。學校衛生,5659-82
    吳清山等著(2002)班級經營。臺北:心理。
    吳耀明(2005)。國小班級經營問題及其解決策略之研究。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6(1)113-150
    周新富(2006)班級經營。臺北:華騰文化。
    林素卿(2003)。協同行動研究- 以班級經營之常規改善為例。師大學報:教育類,48(1)91-112
    林淑真(2002)國中學生班級氣氛知覺、學習態度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以國文科為例。未發表碩士論文,彰化縣: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洪鳳美(2005)國中導師轉型領導風格、班級氣氛與學習動機關係之研究以台北縣市為例。未發表碩士論文,臺北市: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
    高紹勛(2007)國民中學導師領導型態、班級氣氛與學生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彰化縣: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許淑華(2002)國民小學級任教師教學風格與班級氣氛之相關研究未發表的碩士論文,臺中市: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莊雪芳、鄭湧涇(2003)。國中學生對生物學的態度與學習環境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1(2)171-194
    郭秀緞(2002)高雄市國小六年級班級氣氛、學習動機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未發表碩士論文,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郭惠雯(2006)高雄縣國小六年級學生人格特質、班級氣氛知覺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未發表碩士論文,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張春興(1998)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書局。
    張鐸嚴、林月琴、劉緬懷(2002)。班級經營。臺北:空中大學。
    黃台珠、Aldridge, J. M. Fraser, B. J. (1998)。臺灣和西澳科學教室環境的跨國研 究:結合質性與量的研究方法。科學教育學刊,6(4), 343-362
    黃俊傑、王淑女(2002)。社會因素對於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響。輔仁學誌:法管理學院之部,3579-104
    陳庭儀(2010)國中生知覺班級環境與學習動機之研究。未發表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陳鴻明、張文華、張惠博(2002)。試行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學模組下學生知覺的教室社會心理環境之研究。師大學報,47(2)83-104
    劉芝伶、賴香如(2009)。臺北市國中八年級學生知覺學校氣氛與危害健康行為研究。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報,311-26
    賴香如(2008)。各國健康促進學校計畫之特色與啟示。學校衛生,52107-111
    賴香如、李碧霞、呂昌明、卓俊辰、吳玉萍(2010)班級社會環境對學習表現、學校生活適應、自尊的影響研究 (II)。國科會委託專題研究計畫期末報告。臺北:國科會。
    Biglan, A., Flay, B. R., Embry, D. D., & Sandler, I. N. (2012). The critical role of nurturing environments for promoting human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67 (4), 257–271. DOI: 10.1037/a0026796
    Branden, N.(1996). The six pillars of self-esteem. 孫允寬譯。自尊心。臺北:遠流。
    Bronfenbrenner, U. (1979).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hionh, Y. H., & Fraser B. J.(2009). Classroom environment, achievement, attitudes and self-esteem in geography and mathematics in Singapor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 Geographical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8(1), 29-44.
    Eitle, D. J., & Eitle, T. M. (2004). School and county characteristics as predictors of school rates of drug, alcohol, and tobacco offenses.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45(4), 408-421.
    Fisher, D. L., & Khine, M. S. (Eds.). (2006). Contemporary approaches to research on learning environments: World views. Singapore: World Scientific.
    Fraser, B.J.(1986). Classroom environment. London: Croom Helm.
    Fraser, B. J., Fisher, D. L., & McRobbie, C. J. (1996). Development, Validation, and Use of Personal and Class Forms of a New Classroom Environment Instrumen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Fraser, B. J., & Walberg, H. J. (Eds.). (1991). Educational environments: Evaluation,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 London: Pergamon Press.
    Goh, S. C. & Khine, M. S. (Eds.). (2002). Studies in educati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s: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Singapore: World Scientific.
    Khine, M. S. & Fisher, D. L. (Eds.) (2003). Technology-rich learning environments: A future perspective. Singapore: World Scientific.
    Khoury-Kassabri, M., Benbenishty, R., Astor, R. A., & Zeira, A. (2004). The contributions of community, family, and school variables to student victimiz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34(3/4), 187-204.
    Lai, H. R., Chou, W. L., Miau, N. F., Wu, Y. P., Lee, P. H., & Jwo, J. C. (2015). A comparison of actual and preferred classroom environments as perceived by middle school students.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85, 388-397.
    Medley, D. M., & Mitzel, H. E. (1963). Measuring classroom behaviour by systematic observation. In N. L. Gage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Chicago: Rand NcNally.
    Miller, R, & Pedro, J. (2006). Creating respectful classroom environments.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 33(5), 293-299.
    Moos, R. H. (1979). Evaluating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Procedures, measures, findings and policy implic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Resnick, M.D. (1997). Protecting adolescents from harm: Findings from the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n adolescent health. JAMA,10 (278):10.
    Ryan, A.M. & Patrick, H. (2001). The classroom social environment and change in adolescents’ motivation and engagement during middle school.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38(2), 437-460.
    Schmuck, R. A., & Schmuck, P. A. (1988). Group Processes. In The classroom (5th ed.). Iowa: Dubuque, C. Brown Publishers.
    Sinclair, B. B., & Fraser, B. J. (2002). Changing classroom environments in urban middle schools. Learning Environments Research, 5(3), 301-328
    St. Leger, L. (2001). Schools, health literacy and public health: Possibilities and challenges. Health Promotion International, 16(2), 197-205
    Trickett, E. J., & Moos, R. H. (1973). Social environment of junior high and high school classroom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65(1), 93–102.
    Walberg, H.J. (1968). Structural and affective aspects of classroom climate.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5(3), 247-253.
    WHO Regional Office for the Western Pacific (1996). Regional Guidelinesfor theDevelopment of Health-promoting Schools- A Framework for Action. Manila: The Office.
    Wilson, D. (2004). The interface of school climate and school connectedness and relationships with aggression and victimization.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74(7), 293-299.
    Zubrick, S. R., Silburn, S. R., Garton, A., Burton, P. R., Dalby, R., Carlton, J., Shepherd, C., & Lawrence, D. (1995). Western Australian Child Health Survey: Developing Health and Well-being in the Nineties.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and the TVW Telethon Institute for Child Health Research.
  • 健促學校之光 新北市獲雙獎

    資料來源:新北市政府教育局 陳政詮校長

    新北市於109學年度健康促進學校績優縣市中榮獲特優縣市及特色獎,除了注重學生健康促進,各級學校針對衛生政策、物質環境、社會環境、健康生活技能教學活動、社區關係、健康服務等六大範疇推展健康促進計畫,也藉由輔導團培能支持,七類議題校群學校觀摩共學,一步一腳印,才有今日的榮耀。

    為落實學校健促本位,新北市依據各校學生健康檢查資料,以新北市及全國數據為基準,錨定學校本位健促推動議題。邀請中央及地方健康促進輔導團委員透過健促計畫撰寫、審查及結果報告,協助各校檢視行動研究數據,運用滾動式修正策略,共同檢核推動校本議題成果,掌握健促推動品質。

    在視力保健上,新北市學校也採取多元策略精進措施,落實學生於戶外活動戴帽護眼,強調正確坐姿、規律用眼3010、天天戶外活動120,以及幫我刪惡視力(853240)。口腔保健上,落實餐後潔牙貝式刷牙法並結合含氟1,000ppm牙膏潔牙。在體位管理上推動「健康體位自主管理85210」(國小85110)五大核心概念。菸檳防治上更建構「無菸青春1314」特殊菸害防制方案,讓親師生認識菸害、學習拒菸、戒除菸癮,更與衛生局合作辦理校園菸檳防制研習及愛滋病入班宣導,運用各式資源落實健促政策推動。

    為形塑系統性輔導健促網絡,新北市設置健促總召集學校1所、示範學校15所、各議題中心學校8所、校群學校92所,協助全市健康促進業務,持續推動視力保健、口腔保健、健康體位、菸檳防制、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全民健保(含正確用藥)六大議題,用系統化方式落實健康促進政策。並利用跨域資源推出創新健促,全新打造新北校園通APP「寶貝i健康」模組,家長只要透過手機下載APP,就能隨時查看孩子身高、體重、視力等基礎健康記錄,從孩子小一,一路陪伴上國中,家長輕鬆掌握孩子健康數據,了解孩子成長的軌跡。

    學童的「健康力」,就是國家的競爭力,新北市積極推動「新北健康城市計畫」,「健康」作為教育施政主軸,全面提升各級學校學童健康。未來將賡續透過產官學資源整合以及跨局處合作,持續推動學校健康促進計畫,培育學童健康力、涵育健康素養,打造幸福健康新北市。
     
    1衛生政策-增取奧援每周提供水煮蛋之優質營養政策
    LINE_ALBUM_2021115性教育訪視(世界咖啡館)_211114
    性教育(含愛滋病防制)校群增能工作坊
    衛生政策-增取奧援每周提供水煮蛋之優質營養政策
     
    阿積小穗拒菸主題報導-網紅就是你
    阿積小穗拒菸主題報導-網紅就是你
    午餐後全班坐在座位潔牙
    午餐後全班學生坐在座位上潔牙
    牡丹國小-幼兒園大肌肉活動
    石碇高中-健康教學與活動-戶外活動  保護眼睛  戴帽子
    幼兒園大肌肉活動
    健康教學與活動-戶外活動-保護眼睛  戴帽子
  • 實踐Eye眼6撇步 春節「視視」都如意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新聞稿】
          時代變遷,許多兒童因平常已近距離且長時間用眼,也大量接觸3C產品;春節及寒假期間,國民健康署鼓勵家長在符合防疫規範下,適當增加戶外活動,避免孩子因宅在家長時間看電視、滑手機、玩平板或打電動等,影響視力或導致近視度數暴增。
    建立「視力存摺」觀念 護眼防治從幼兒開始
          幼兒之眼睛度數多為一兩百度之遠視,遠視度數就像孩子在視力存摺中的存款,可視為好視力之儲備度數,但如果長時間近距離用眼、缺乏戶外活動,遠視就會被耗盡,而有罹患近視的風險,因此家長要從小儲備孩子的遠視度數,建立兒童視力存摺觀念,小學低年級及幼兒園遠視至少100度以上,中高年級遠視儲備至少50度以上,未來孩子的學習成長過程就不會太早耗盡存款,避免進入近視危險期,減少罹患近視的風險。
          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表示,近視是疾病,越早近視度數增加越快,一旦高度近視,就可能增加罹患青光眼、白內障、視網膜病變等風險。要避免造成不可逆的眼疾,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幼兒期實踐視力保健,包括正確使用雙眼、適當休息,增加戶外的活動並定期視力檢查。
    護眼6招 預防近視好簡單
          家長或照顧者(含保姆)是孩子視力健康的守門員,國民健康署呼籲利用春節期間,落實遵循Eye眼6招,共同守護孩子視力健康:
    一、每天戶外活動120分鐘以上。(防疫期間家中若有陽台、庭院、頂樓及走廊等也是可運用之空間)。
    二、2歲以下避免看螢幕,2歲以上每日不要超過1小時。
    三、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
    四、早睡早起充分休息。
    五、營養均衡,天天五蔬果。
    六、每年定期1~2次檢查視力。
  • 學校的健康福祉(well-being)框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研究生 李謝欣妤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學生 嚴浩文
    專任助理 歐亭君
    介紹
    澳洲新南威爾士州教育和社區部(DEC) 致力兒童和青少年創造優質的學習機會,包括加強他們的認知、身體、社交、情感和精神發展。家長們將他們的孩子和青少年託付給校長、教師和教職員工,他們相信學校能實現這個目標。

    在有利的學校環境中,學生產生連結感,促進身心發展
    CONNECT連結
    • 透過有意義的、具吸引力的和獎勵性的個人化學習經驗,學生能積極地與他們的學習聯繫起來。
    • 學生與彼此同學、他們的老師和社區保持正向和尊重的關係。
    • 學生感受到歸屬感和凝聚力,從而尊重多樣性和身份認同。
    • 學生們有自我意識並能調節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學生擁有社交和情感技能,可以發展和維持正面的關係並參與利他行為。
    • 學生能與他們的文化、宗教或信仰背景產生連結。
    • 培育教職員工與學生建立安全、尊重和支持的專業關係,幫助學生充分發揮潛力。
    • 學校專注於透過關懷和正向的氛圍來建立個人和集體的健康福祉。
    • 家長和更廣大的學校社區參與幫助學生建立正向的關係。
    SUCCEED成功
    • 學生在學習上取得成功。
    • 學生努力奮鬥,並達成有意義的目標。
    • 學生是自信而有彈性的學習者。他們有正向的自尊心,在學習中可以自我擴展並承擔風險。他們表現出自律和努力學習。
    • 為學生提供成功的機會,並以對學生有意義的方式慶祝他們的成功。
    • 學生發展強大的正向性格特質,並反映在他們的行為決策和人際關係上。
    • 教職員工透過讓學生個人化學習和支持學生達成目標來取得成功。
    • 教職員工為正向、支持性的和鼓勵性的的學習環境做出貢獻,使學生取得成就。
    • 家長和更廣大的學校社區積極參與,支持和加強學生的學習。
    THRIVE
    興盛
    • 學生的學習是在一個培養和發展選擇、成就、正向的人際關係,享受、成長、健康和安全的環境中進行。
    • 學生是自主、主動、懂得把握機會的。
    • 學生為其他學生的學習和學校社區做出更廣大的貢獻。
    • 學生有強烈的責任感和目的性。
    • 培養學生反思的技能,並積極塑造他們在倫理道德的前提下做出決定。
    • 學生得到認可及被稱讚。
    • 教職員工透過提供高品質的學習體驗,貢獻能讓學生茁壯成長的環境。
    • 學校對每位學生都寄予厚望。
    • 家長和更廣大的社區支持並實現每位學生的志向。
    ENABLING
    SCHOOL
    ENVIRONMENT
    支持性學校
    環境
    • 學生得到認可、尊重和重視。
    • 讓學生在自我調節、自決及倫理道德的前提下,提供做決定和負責任的機會。
    • 與學生、教職員工、家庭、社區和其他組織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以支持和發展學生和學校社區。
    • 專業實踐受到重視,並致力於持續改進和學生健康福祉。
    • 資源能善用於滿足個人和集體學生的需求。
    • 學校環境是一個安全和健康的地方。
    • 諮詢和健康福祉服務為學校和社區提供必要的專業知識,以引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
    • 學校提供有助於發展個人性格特質和正向團體動力的學習體驗。
    健康福祉框架對學校意義
    學校卓越與幸福感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繫。學校應將教與學以及健康福祉的發展視為並行、綜合、互補的過程。所有學校都需要具備融入這些健康福祉框架元素的規劃。
    健康福祉框架的要素
    教與學
    • 學校將在教與學中考慮有助於健康福祉的方面和要素。
    • 應為學生提供與其學習和發展階段相關的連結、成功和茁壯成長的機會。
    • 兒童或青少年對其自身健康福祉的主觀看法應被學校、同儕和家長認可,並作為有關兒童或青少年決策的重要衡量標準。
    • 整個學校透過促進身體健康與體位、社交技能和友誼、同理心和復原力、同儕支持和輔導、學生領導力、公民意識和社區參與,幫助學生個人和群體健康福祉的增進。
    行為、紀律和品格教育
    • 每所學校都將實施全面的和包容性的策略,以創造一個有明確行為期望的環境。
    • 學校社區的所有成員都應始終如一地實施商定的策略,以創造正向的教與學環境。
    • 學校承認發展和塑造個人性格特質的重要性,並提供最大程度的個人成長機會。
    • 學生有責任成為積極的學習者,根據他們的年齡和理解程度進行自我調節。
    • 家長和照顧者在與學校合作時擔任重要角色,以培養孩子的理解力、技能和性格。
    • 教與學不會被課堂、操場和學校負責的活動中的不符合規範的行為而干擾。
    學習和支援
    • 有明確學習需要的學生受益於個人化的學習和支持。
    • 原住民兒童和年輕人將擁有獨立的個人化學習途徑。
    • 有明確醫療保健需求的學生應具有個人化的醫療保健計劃。
    • 家長會被諮詢並參與制定計劃,以支持孩子的個人學習。
    • 根據需要對學習環境進行調整並記錄。
    • 評估學生的成就,為個人學習提供訊息。
    專業實踐
    • 專業學習與學生、教師、學校和教育系統的需求相關。
    • 所有教職員工都應接受強制性培訓,以符合法律和政策要求。
    有效的領導
    • 領導力體現在學校環境的各個層面。學生、教職員工和家長為學校的領導力和成就目標及優先事項做出貢獻。
    • 校長實施系統化管理,以滿足與學校環境中的健康福祉政策相關的責任。
    • 校長有效地利用學校和系統資源來支持所有學生的學習和健康福祉。
    學校規劃
    • 健康福祉是學校卓越框架的一個要素,並透過學校規劃和學校自我評估來處理。
    • 健康福祉的自我評估包括學生的學習階段、環境因素以及健康福祉的影響和領域。
    • 學校使用質與量並重的證據來為學校的健康福祉規劃提供信息和指導。
    在健康福祉方面成就學校的卓越
    • 學校制定了全面和綜合的策略,以支持學生在高品質的教與學前提下,提升認知、情感、社交、生理和精神的健康福祉。
    • 學生、教師和教職員工以及更廣大的學校社區成員對能提高健康福祉和改善學生學習的行為、態度和期望有著共同的理解。
    • 個人關心自己,並為他人和更廣大社區的健康福祉做出貢獻。
    • 有效的領導能引領並發展高效能的學校。
    • 各級別系統的資源和專業知識旨在滿足所有學生的健康福祉需求。
    • 高品質的教學和有效的專業實踐在每個學習環境中都是顯而易見的。
    • 教與學發生於懂得欣賞差異和多樣性,以及承認、尊重和回應身份和文化多元性的友善環境中。
    結論
    天生我材必有用。我們的經歷發展成我們的能力並塑造了我們的期望,這也影響了我們如何看待我們所生活的世界。
    當個人有權控制親身經歷時,他們就會建立自己的復原力,進而為群體健康福祉和有包容性的社區做出正面的貢獻。
    澳洲新南威爾士州公立學校致力於促進兒童和青少年的個人和群體健康福祉,為學生的成長和全面發展以及他們在學校內外的成功提供保障。
    接受澳洲新南威爾士州公共教育中的兒童和青少年將領略到連結、包容性、對個性和差異的尊重、復原力、權能、為學校和更廣大社區做出貢獻的能力,以及積極塑造自己未來的自信。
    兒童及青少年在澳洲新南威爾士州公立學校一起合作的優勢帶來的最終成果,是發展和促進健康福祉。


    THE WELLBEING FRAMEWORK FOR SCHOOLS
    Introduction
    The NSW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Communities (DEC) is committed to creating quality learning opportunities for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This includes strengthening their cognitive, physical, social, emotional and spiritual development. Parents entrust their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to principals, teachers and school staff with confidence that schools will deliver on this agenda.

    Connect, Succeed, Thrive in an enabling
    school environment
    CONNECT
    • Students are actively connected to their learning through meaningful, engaging and rewarding personalised learning experiences.
    • Students have positive and respectful relationships with each other, their teachers and the community.
    • Students experience a sense of belonging and connectedness that respects diversity and identity.
    • Students are self-aware and regulate their own emotions and behaviours. Students have the social and emotional skills to develop and maintain positive relationships and engage in pro-social behaviour.
    • Students are connected with their cultural, religious or spiritual backgrounds.
    • Staff nurture professional relationships with students which are safe, respectful and supportive, and which help students to reach their full potential.
    • The school is focused on building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wellbeing through a climate of care and positivity.
    • Parents and the broader school community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school and in helping students to develop positive connections.
    SUCCEED
     
    • Students are succeeding in their learning.
    • Students strive toward and achieve meaningful goals.
    • Students are confident and resilient learners. They have positive selfesteem, stretch themselves and take risks in their learning. They demonstrate self-discipline and effort toward their learning.
    • Students are provided opportunities to succeed and success is celebrated in a way that is meaningful to the student.
    • Students develop strong positive character traits that are reflected in their behaviour decision making and relationships.
    • Staff enable success by personalising student learning and supporting students to achieve.
    • Staff enable success by contributing to a positive, supportive and encouraging learning environment.
    • Parents and the broader school community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supporting and reinforcing student learning.
    THRIVE
    • Student learning takes place in an environment which fosters and develops choice, accomplishment, positive relationships, enjoyment, growth, health and safety.
    • Students are self-directed, take initiative and grasp opportunity.
    • Students contribute to the learning of other students and to the school community more broadly.
    • Students have a strong sense of meaning and purpose.
    • Students develop the skills to reflect on and positively shape their behaviour in the context of ethical decision making.
    • Students are recognised and celebrated.
    • Staff contribute to environments which allow students to thrive by delivering high quality learning experiences.
    • The school has high expectations for every student.
    • Parents and the broader community support and enable the aspirations of every student.
    ENABLING
    SCHOOL
    ENVIRONMENT
     
    • Students are recognised, respected and valued.
    • Students are provided with opportunities to exercise choice in the context of self-regulation, self-determination, ethical decision making and responsibility.
    • Collaborative partnerships are built with students, staff, families, communities and other organisations to support and develop students and school communities.
    • Professional practice is valued and there is a commitment to ongoing improvement and student wellbeing.
    • Resources are used to best meet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student need.
    • The school environment is a safe and healthy place to be.
    • Counselling and wellbeing services provide essential expertise to schools and communities to guide stude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 Schools provide learning experiences that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character traits and positive group dynamics.
    What does the Wellbeing Framework mean for schools?
    There are strong links between school excellence and wellbeing. Schools should consider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wellbeing as parallel, integrated, complementary processes.

    All schools are required to have a planned approach to wellbeing in place that incorporates the elements of the Wellbeing Framework.

    Elements of the Wellbeing Framework
    Teaching and learning
    • Schools will consider aspects of and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wellbeing in the delivery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 Students should be provided with opportunities to connect, succeed and thrive that are relevant to their stages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 The child or young person’s subjective view of their own wellbeing is recognised by schools, peers and parents a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inform decisions about the child or young person.
    • Whole school approaches to physical health and fitness, social skills and friendship, empathy and resilience, peer support and mentoring, student leadership, citizenship and community engagement contribute to the growth of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wellbeing.

    Behaviour, discipline and character education
    • Every school will implement a comprehensive and inclusive strategy to create an environment with clearly defined behavioural expectations.
    • All members of the school community should consistently implement the agreed strategy to create a positive teaching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
    • The school recognises the importance of developing and shaping the character of the individual and maximises opportunities for personal growth.
    • Students have responsibility to be active learners who exercise self-regulation appropriate to their age and level of understanding.
    • Parents and caregive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working with the school to develop their child’s understandings, skills and character.
    • Teaching and learning is not disrupted by unacceptable behaviour in the classroom, on the playground and in activities for which the school is responsible.

    Learning and support
    • Students with identified learning needs benefit from personalised learning and support.
    • Aboriginal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will have an individual personalised learning pathway.
    • Students with identified healthcare needs have an individualised health care plan.
    • Parents are consulted and contribute to the planning to support their child’s individual learning.
    • Adjustments to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are made and documented as required.
    • Assessment of student achievement informs individual learning.

    Professional practice
    • Professional learning is linked to the needs of the students, teachers, schools and the system.
    • All staff undertake mandatory training to comply with legislative and policy requirements.

    Effective leadership
    •  Leadership is evidenced at every level of the school environment. Students, staff and parents contribute to the leadership of the school and to the achievement of its goals and priorities.
    • The principal implements systems to meet accountabilities relating to wellbeing policies in the school environment.
    • The principal effectively uses school and system resources to support the learning and wellbeing of all students.
    • School planning
    • Wellbeing is an element of the School Excellence Framework and is addressed through school planning and school self-evaluation.
    • A self-evaluation of wellbeing incorporates the stages of learning of the students,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the influences and domains of wellbeing.
    • Schools us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evidence to inform and guide school planning for wellbeing
    Achieving school excellence in wellbeing
    • The school has a comprehensive and integrated strategy in place to support the cognitive, emotional, social, physical, and spiritual wellbeing of students in a context of quality teaching and learning.
    • Students, teachers and staff, and members of the wider school community have a shared understanding of the behaviours, attitudes and expectations that enhance wellbeing and lead to improved student outcomes.
    • Individuals care for self, and contribute to the wellbeing of others and the wider community.
    • Effective leadership guides the development of a highly effective school.
    • The resources and expertise of the system at every level are targeted to meet the wellbeing needs of all students.
    • Quality teaching and effective professional practice are evident in every learning environment.
    • Teaching and learning occurs in environments that celebrate difference and diversity and recognise, respect and respond to identity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Conclusion
    Everyone enters the world with potential. Our experiences develop our abilities and shape our expectations, which in turn colour our perceptions of the world in which we live.

    When individuals are empowered to have control over lived experiences, they build their own resilience and in turn contribute positively to collective wellbeing and an inclusive community.

    NSW Public Schools, in committing to and enabling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wellbeing of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importantly provide for the growth and holistic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their success in school and beyond.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in public education in NSW will experience a sense of connection, inclusion, respect for individuality and difference, resilience, empowerment, capacity to contribute to their school and wider community, and confidence to positively shape their own futures.

    Developing and fostering wellbeing is the ultimate deliverable that comes with the privilege of working with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in NSW public schools

    參考文獻:
    1. NSW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Communities(2015).The Wellbeing Framework for Schools. https://education.nsw.gov.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