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 HPS Newsletter-3rd Issue
  • 106學年度健康促進學校中央輔導委員與縣市教育局處共識會議報導

    撰稿者:張鳳琴教授、黃莉芸助理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承辦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106學年度健康促進學校輔導計畫」,於10715日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舉辦「中央輔導委員與教育局處共識會議」共計228人參與,與會來賓包括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學生事務及校園安全組李黛華副組長、邱秋蟬科長、蕭思文科員、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游麗惠副署長、林莉茹組長、張瓊丹科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郭鐘隆副院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胡益進主任、黃松元榮譽教授、劉潔心教授、臺灣健康促進學校協會紀雪雲理事長等蒞臨參與

    本次共識會議由健康促進學校輔導計畫團隊報告106學年度健康促進學校計畫推動重點,包括由計畫主持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張鳳琴教授報告「106學年度健康促進學校輔導計畫」說明年度計畫重點,持續強化實證導向,建構與發展「支持性環境(Supportive Environment)」及「實證策略(Evidence-based Stratrgies)」模式,透過學校與家長及社區建立夥伴結盟互惠關係,促成臺灣健康促進學校的推動與永續發展。另由國立交通大學牛玉珍教授報告「學校結盟家庭社區之實證支持性環境策略模式」,並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張晏蓉教授及積穗國中龍芝寧主任分享「生活技能融入健康促進學校議題之實證支持性環境」,及新北市教育局教研科龔東昇科長、新北市橫山國小陳志哲校長分享「新北市推動健康促進學校之實證支持性環境策略」。
     
    圖一、圖二:106學年度中央輔導委員與縣市教育局處共識會議

    會中也邀請健康促進學校各健康議題計畫主持人與學者專家報告學校推動支持性環境策略分享,由健康促進學校視力保健主持人吳佩昌醫師主講「學校推動視力保健實證支持性環境策略」;由臺灣口腔衛生學會張進順理事長主講「學校推動口腔保健實證支持性環境策略」;由健康體位主持人臺北醫學大學謝榮鴻教授主講「學校推動健康體位實證支持性環境策略」;由菸檳防制計畫主持人國立陽明大學黃久美教授主講「學校推動菸檳防制實證支持性環境策略」;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董貞吟教授、張鳳琴教授主講「學校推動全民健保(含正確用藥)實證支持性環境策略」;由性教育計畫主持人輔仁大學鄭其嘉教授主講「學校推動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實證支持性環境策略」。

    本學年度探討重點包括:「如何推動健康促進學校()健康議題之實證支持性環境策略」以及「縣市教育局()和中央輔導委員擬定確認縣市輔導機制與時程」。中央輔導委員與各縣市共同討論未來推動重點、各健康議題計畫主持人與學者專家報告學校推動支持性環境策略分享,以依各健康議題彙整如表一。

     
    圖三、圖四:縣市教育局()與中央輔導委員各縣市分組討論與報告

    會場當天也有國民健康署提供「菸害教育體驗車」,供與會人員進行體驗活動。透過互動遊戲闖關、「菸害小偵探」密室觸控體驗遊戲等方式,尋找殘留的三手菸,將菸害教育融入日常生活。
     

    圖五、圖六:教師參與「無菸的家菸害教育體驗車」

     

    106學年度健康促進學校中央輔導委員與縣市教育局處共識會議相關資料及簡報檔,已建置在「健康促進學校網站」,歡迎全國各級學校教師參考使用。

    (http://hpshome.hphe.ntnu.edu.tw/Document/Document.aspx?mtype=1&type=208)


     

    表一:依各健康議題彙整之實證支持性環境策略

    議題

    實證支持性環境策略

    地方指標:規律用眼3010達成率、戶外活動120達成率(國小、國中)、下課淨空率、3C小於1達成率

    部訂指標:全體裸視篩檢視力不良率、裸視篩檢視力不良惡化率、裸視篩檢視力不良就醫複檢率、定期就醫追蹤率

    校園活動

    政策

    1. 提高衛生委員會視力保健功能運作與運算。

    2. 教育政策及增加戶外教學或活動(每日戶外120)

    3. 制定下課教室淨空戶外活動政策【新北市、彰化縣】。

    4. 行動電話管理規則【新北市】。

    物質環境

    1. 戶外活動場地及設備。

    2. 校園採購增訂停歇軟體規格需求。

    社會環境

    1. 培訓種子教師或視力小尖兵及小天使。

    2. 視力保健3010實施計畫【新北市】。

    教學活動與健康技能

    1. 視力保健知識融入課程。

    2. 親子共學講座教學並播放近視防治影片。

    健康服務

    1. 每半年定期檢查。

    2. 高度近視高危險群個案管理【新北市】。

    3. 眼科巡迴服務【臺東縣】。

    家長參與

    1. 宣導電腦、手機、電子書時間控管。

    2. 強化家庭參與近視病防治之行為與活動。

    3. 製發「給家長的一封信」及「 暑(寒)假生活實踐卡」【新北市】。

    社區結盟

    1. 複檢單要落實裸視0.8以下,需轉介眼科醫師。

    2. 學校與衛生單位、眼科醫學會連結。

    3. 與嘉義縣長庚醫院合作針對視力不良率高學校及眼科醫師缺乏鄉鎮,辦理視力醫療車到校服務計畫【嘉義縣】。

    4. 與衛生局合作辦理偏鄉地區學校醫師駐點服務,設置「視力巡迴醫療車」,深入偏鄉協助學童醫療【新北市】。

    5. 辦理親子座談會或提供家庭聯絡簿、夾頁,提升家庭視力保健常識及能力【桃園市】。

    6. 與幼兒教育合作,推動幼兒養成教育將健康向下扎根,針對幼兒園園長及教師,辦理幼兒園健康促進增能研習【彰化縣】。

    7. 與視光學會合作,學生享有免費配鏡服務,南竿北竿地區以有配鏡需求之低收入戶學生為服務對象【連江縣】。

    地方指標:學生午餐後搭配含氟牙膏(超過1000ppm)潔牙比率、學生睡前潔牙比率、小高年級學生每日至少使用一次牙線比率、學生在學校兩餐間不吃零食比率、學生在學校兩餐間不喝含糖飲料比率。

    部訂指標:學生未治療齲齒率、學生複檢齲齒診治率、第一大臼齒窩溝封填施作率(國小)12歲學童平均每人齲齒指數(DMFT(國中)

    校園活動

    政策

    1. 提高口腔衛生委員會功能與運作。

    2. 制定教室餐後潔牙(座位潔牙)政策。

    3. 補助小校(6班以下)學校口腔保健,辦理親子講座,請牙醫入校進行全校口腔檢查【雲林縣】。

    物質環境

    1. 潔牙工具(軟毛牙刷、牙線)、含氟牙膏。

    2. 教具及齒模購買。

    3. 發展媒體海報、潔牙影片宣導。

    4. 不同年級教案發展。

    社會環境

    1. 培訓種子教師或潔牙小天使。

    2. 培訓健體老師入班教學。

    教學活動與健康技能

    1. 貝氏刷牙法及牙線的操作方法。

    2. 強化口腔保健之重要性:

    (1)       睡前確實潔牙,選另外時機至少1次。

    (2)       餐後潔牙配合使用含氟牙膏。

    (3)       牙膏氟離子濃度應在1000ppm以上。

    (4)       應減少含糖飲料之次數與用量。

    (5)       高年級學童使用牙線。

    3. 針對幼兒園於中餐後或是飯後潔牙進行調查,提前將潔牙觀念植入幼童

    健康服務

    1. 持續追蹤齲齒狀況。

    2. 健康中心定期編列口腔保健經費。

    家長參與

    3. 家長協助督促學童睡前潔牙。

    4. 家長每半年定期帶學童作口腔檢查。

    5. 家長帶孩童至醫療診所作口腔健康服務(塗氟、窩溝封填)。

    6. 家長選購的牙膏含氟離子濃度應在1000ppm以上。

    社區結盟

    1. 建置社區「無糖優良商家」。

    2. 協助學校與衛生單位、牙醫師公會連結。

    3. 由仁德醫專口衛科學生入校輔導潔牙技巧【苗栗縣】。

    4. 定期牙醫醫師或口腔保健等專業人員,到校指導教師、家長志工、學生潔牙技巧【嘉義市】。

    5. 校牙醫計畫、餐後潔牙(座位潔牙)、窩溝封填巡迴車【臺中市、彰化縣】。

    6. 透過與牙醫師公會合作,各校牙醫定期入校檢查及窩溝封填【澎湖縣】。

    7. 與牙醫公會合作,辦理國中小觀摩、口腔育樂教育,透過闖關活動,寓教於樂【臺中市】。

    8. 教育處、衛生局及牙醫師公會合作牙醫師可攜帶式工具入校園窩溝封填計畫【基隆市】。

    地方指標:學生體位適中比率、學生體位肥胖比率、學生體位過重比率、學生體位過輕比率

    部訂指標:學生飲水量達成率、學生睡眠時數達成率、學生運動量達成率、學生一日蔬菜建議量達成率

    校園活動

    政策

    1. 召開健康促進委員會會議、制定學校健康體位計畫、訂定實施時間表與工作分配。

    2. 營養師協助審查菜單。

    3. 落實體育課及SH150

    4. 小田園政策:跨領域整合食農教育【臺北市】。

    5. 含糖飲料禁入校園、多喝水入課表【彰化縣】。

    6. 其他各校課間活動訂定30分鐘,鼓勵學校戶外活動【宜蘭縣】。

    7. 營養早餐爭取補助照顧弱勢兒童、寒暑假午餐供應目標學童,增取相關基金會補助【臺東縣】。

    物質環境

    1. 運動場地及設施。

    2. 張貼健康體位資料於學校網站、公佈欄及教室。

    3. 於公佈欄張貼每日菜單、熱量及營養分析。

    4. 校內設置飲水機,並定期清潔,提供學童溫度適中且乾淨的飲用水。

    5. 綠美化、無福利社/食農教育(農場)【金門縣】。

    社會環境

    1. 提供學生、教職員課後運動休閒活動。

    2. 於朝會及跑馬燈加強宣導健康體位。

    教學活動與健康技能

    1. 將健康體位融入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相關知識。

    2. 鼓勵學生利用課間、課後時間運動。

    3. 在校多喝白開水、少喝含糖飲料。

    4. 辦理班際球類競賽、健康體位有獎徵答活動。

    5. 辦理學生、教師體適能活動、晨間體能訓練、班際球類競賽。

    6. 持續推動健康體位85210

    (1)        睡足8小時。(2)天天五蔬果。(3)四電少於二。

    (2)        每週運動210分鐘。

    (3)        每天白開水1500cc

    (4)        擴充教案,以「早睡、多動、零含糖飲料」為宗旨。

    7. 強化健康飲食知識及運動之重要性:

    (1)        認識飲食指南扇形圖。

    (2)        了解食物分類與功能。

    (3)        飲料紅黃綠燈。

    (4)        了解含糖飲料對身體的傷害。

    (5)        多喝開水好處。

    (6)        認識健康體能。

    (7)        強調動態生活之重要性。

    (8)        健康體能的評估。

    (9)        促進健康體能的方法。

    8. 健康操【新竹市】。

    9. 結合熱歌勁舞【苗栗縣】。

    10. 動感操人、校園健康啟動、營養教育(校園營養師多喝水主題)【臺中市】。

    健康服務

    1.      健康中心提供健康體位宣導資料及諮詢服務。

    2.      體位測量前後測,並統計分析。

    3.      針對體位不良學童進行飲食指導,並與家長溝通。

    4.      舉辦均衡飲食與改善體位異常之訓練課程。

    5.      營養均衡午餐菜色、營午餐用餐指導、身高體重測量。

    6.      與樹德科大資工系產學結合,高雄市學生健康資訊管理系統,內容:學生健康數據高關懷學生篩檢、個案管理;體育人才管理體適能;營養午餐工作管理【高雄市】。

    家長參與

    1.      加強對教師、家長宣導均衡飲食概念。

    2.      召開親師座談會宣導健康促進學校計畫內容。

    社區結盟

    1.      結合校園周邊餐廳,提供均衡飲食的友善環境。

    2.      與衛生單位辦理健康檢查、腰圍測量等。

    3.      學童慢跑、一元慢跑【彰化縣】。

    4.      董氏基金會健康吃,快樂動、校園周邊健康飲食輔導計畫、菜單審查、體適能獎勵【臺中市】。

    5.      與衛生單位合作進行校園周邊健康早餐飲食據點設置【嘉義縣】。

    6.      結合慈濟醫院小兒科計畫,協助連續3年不良的學童,進行代謝症候群檢測及相關衛教【花蓮縣】。

    7.      與衛生局合作,輔導校園周邊商家提供無糖飲料【澎湖縣】。

    地方指標:對全民健保有正確認知比率、珍惜全民健保行為比率遵醫囑服藥率、不過量使用止痛藥比率、使用藥品前看清藥袋、藥盒標示比率

    校園活動

    政策

    1.      結合社區藥局、醫療院所與藥師公會等資源,召開共識會議、推展正確用藥教育。

    2.      落實一校一藥師【新北市、臺中市】。

    物質環境

    1.      校園跑馬燈、公共佈告欄、班級佈告欄等張貼宣導標語、全民健保(含正確用藥)園地。

    2.      全民健保(含正確用藥)創作展示與競賽(如標語設計、漫畫創意海報)。

    3.      校刊全民健保(含正確用藥)宣導。

    社會環境

    1.      招募全民健保(含正確用藥)小尖兵、志工培訓。

    2.      925全國正確用藥日。

    教學活動與健康技能

    1.      教師全民健保(含正確用藥)增能研習、教師全民健保(含正確用藥)增能工作坊、教學成果觀摩會。

    2.      全民健保(含正確用藥)生活技能融入教學、課程。

    3.      正確用藥之五大核心能力:

    (1)        作身體的主人

    (2)        清楚表達自己的身體狀況。

    (3)        看清楚藥品標示。

    (4)        清楚用藥方法、時間。

    (5)        與醫師、藥師作朋友。

    4.      跨領域全民健保(含正確用藥)教育。

    5.      全民健保(含正確用藥)藝文活動:漫畫比賽、書法比賽、海報比賽、標語競賽。

    6.      參訪藥局、健康服務相關機構。

    7.      「健康促進逗陣行」答嘴鼓【臺南市】。

    8.      正確用藥兒童戲劇營、參訪榮民醫院【嘉義縣】。

    健康服務

    1.      健檢融入自主健康管理概念。

    2.      全民健保(含正確用藥)知識或健康諮詢。

    家長參與

    1.      全民健保(含正確用藥)親職講座。

    2.      「我家藥健康」親子短劇比賽。

    3.      健康親子綠動營【新竹市】。

    社區結盟

    1.      全民健保(含正確用藥)社區宣導、闖關設攤活動。

    2.      結盟社區資源辦理正確用藥記者會、小小藥師營【桃園市】。

    地方指標:學生吸菸率、學生電子煙使用率、學生參與菸害教育率、校園二手菸暴露率、吸菸學生參與戒菸教育率

    部訂指標:無菸校園率

    校園活動

    政策

    1.      無菸校園、無檳校園。

    2.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園以周邊人行道劃設禁菸線內全面禁菸(本市涵蓋率以達100%,公私立皆完成)【基隆市】。

    3.      無菸校園、無菸餐廳【臺北市】。

    4.      無菸人行道【臺中市】。

    物質環境

    1.      校園跑馬燈、公共佈告欄張貼菸檳危害的宣導標語。

    2.      校園要張貼禁菸標示。

    社會環境

    1.      反菸宣導小組【基隆市】。

    教學活動與健康技能

    1.      拒檳生活技能融入健康創意桌遊設計競賽活動,藉由桌遊趣味強化宣道。

    2.      電子煙、菸、檳危害防制宣導。

    3.      菸、檳危害防制宣導繪本。

    4.      菸害防制體驗活動、藝文競賽無菸電子繪本【臺中市】。

    5.      國小四年級學童菸害防制入班宣講試辦計畫【雲林縣】。

    健康服務

    1.      校園吸菸、嚼檳個案輔導。

    2.      戒菸教育課程。

    家長參與

    1.      菸、檳親子共學手冊。

    2.      針對菸檳防制教育議題配合長日親職教育活動及學校校慶活動【基隆市】。

    3.      辦理為愛熄菸百萬幸福給家長的一封信,宣導無菸家庭爭取家庭認同【基隆市、新竹縣】。

    4.      利用聯絡簿張貼董氏基金會「戒菸就贏」活動資訊,讓家長知道,並請學生鼓勵家長共同打造無菸家庭【南投縣】。

    社區結盟

    1.      結盟社區商家拒售菸品。

    2.      戒菸專線提供戒菸教育。

    3.      校外衛生局紫錐花結合一起舉辦【苗栗縣】。

    4.      菸害防制體驗活動、藝文競賽無菸電子繪本【臺中市】。

    5.      結合社區及衛生局資源推動戒菸、戒檳班【臺北市】。

    6.      邀請陽光基金會到校演講,藉口腔癌患者親身經歷的分享,達到菸害防制宣導【南投縣】。

    7.      協同衛生局辦理校園一氧化碳檢測活動「菸害調查兵團」,調查校園內學生吸菸情形【新竹縣】。

    地方指標:性知識正確率、性態度正向率、接納愛滋感染者比率、危險知覺比率、拒絕性行為效能比率、負責任的性行為:(1)延後第一次性行為發生時間(高中職)、(2)增加性行為過程中防護措施使用次數(高中職)

    校園活動

    政策

    1.      性教育親子宣導週列入行事曆【嘉義縣】。

    物質環境

    1.      性教育教學資源網。

    2.      性福e學園:https://young.hpa.gov.tw/index/

    3.      張貼校園危險地圖、裝設監視設備,監控校園死角,維護師生安全【嘉義縣】。

    社會環境

    1.      121日國際愛滋日。

    教學活動與健康技能

    1.      學校將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議題融入課程教學並辦理相關宣導活動【新竹縣】。

    2.      親、師、生性侵害、性騷擾防治課程及活動【嘉義縣】。

    健康服務

    1.      輔導室、電話諮詢專線。

    家長參與

    1.      利用班親會宣導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相關資料。

    2.      親子共學手冊網路性危害防治。

    3.      健康自主管理+家長參與監督。

    4.      校慶性教育活動家長cosplay入班。

    5.      衛生所性教育 (含愛滋病防治)親子講座。

    社區結盟

    1.      結合紅絲帶基金會辦理「擁抱青春擁抱愛」校園宣導講座;結合生命之光協會辦理「104年度真愛百分百」國中宣導講座;結合台灣性教育學會辦理「愛滋病防治教育師資專業成長研習」【新北市】。

    2.      與衛生局合作辦理愛滋病防治校園宣導、性教育微電影宣導講座【基隆市】。

    3.      校慶時邀請衛生所至校擺攤,進行性教育相關衛教宣導並協助性教育主題攤位闖關活動【基隆市】。

    1.    各校於週朝會進行各議題宣導【新竹市】。

    2.    健康活動落入行事曆,透過各種活動落實【新竹縣】。

    3.    行動研究:已發展教案模組【苗栗縣】。

    4.    辦理健康小學堂、行動研究增能工作坊【臺中市】。

    5.    實施嘉教武讚計畫進行認同力:鼓勵學童戶外活動120;進行親水力認證認證:設置親水體驗池;進行健康力認證:補置設置樂活運動館、各項競賽(小鐵人等);嘉縣學童於各學習階段完成後於畢業證書上給予認證通過鼓勵【嘉義縣】。

    6.    健康生活守則融入教室布告欄【嘉義縣】。

    7.    健康教學與活動:強化生活技能培訓健康教學教師、答嘴鼓【臺南市】。

    8.    社區關係:結合牙醫師公會、藥師公會、大專院校(嘉藥、長榮大學)、衛生單位資源、民間團體(獅子會、扶輪社捐贈弱勢學童眼鏡、學校AED等)讓學校社區家長形成夥伴關係,提供支持性環境【臺南市】。

    9.    親子共學:(1)親職教育:結合班親會、社區宣導、連結衛生所,提供家長健康資訊。(2)兒童學習繪本/學習單【金門縣】。

     


     

  • 「奇積穗月‧青春萬穗」

    連結學校-家長-社區的健康促進全面性支持性環境

    新北市立積穗國民中學 鄭建立校長

     

    —積穗─實踐健康促進的好處

      新北市立積穗國民中學,位於板橋、中和、土城交界地帶,周邊有工業區、夜市,高速公路交通便捷,屬於老舊社區,學校曾分殖出自強國中、錦和高中,因此,學校長期處於不穩定的狀態,但慶幸的是,健康教育團隊一直保持專業師資,所以,推動健康促進學校有最穩健的教師團隊為後盾,也因著校門口的民安夜市是我們得以特別關注孩子們的健康生活,家長與社區就健康議題上是與學校密不可分的關係,以學校為中心營造實證支持性的環境更是健康促進學校責無旁貸的。

     

    —推動─有效、實證的行動策略

      根據澳洲的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諮詢委員會(1996)詳細分析了英美及該國(澳國)的健康促進計畫後,歸納出健康促進學校計劃必須具備以下幾項因素,來說明學校、家長、社區如何連結,形成健康促進支持環境,以有效推展健促學校達成實證成效:


    一、學校健康促進計畫在概念上必須是全面性(comprehensive)

        本校自民國99年迄今實施健康促進學校計畫的概念是由上而下的進行,依循自99年至100年以「二代健促」為核心,實證導向和行動研究為方法,自101年至102年「精進健康教學」為理念,融入生活技能(life skill)以彰顯與十二年國教素養導向的教學,103年以「社區結盟」為主,結盟醫療、衛生、教育等社區資源,以達到學校與社區之健康雙贏,再於104年至105年強化「家長參與」策略,推動家長參與、親子共學,以建立學校、社區與家庭的夥伴合作關係。之後延續此脈絡,於106年至107年以「支持環境」(supportive environment)為主軸,以全人教育為推動理念,打造健康支持環境以協助學生落實健康行動,提升健康素養,成為健康生活的終身學習者。

        校內的健康促進計畫係跨處室團隊合作,結合社區家長及相關團體如衛生局,成立健康促進學校推動小組,結合學校衛生委員會,透過國內外專家學者到校進行輔導、教師專業對話、家長參與(家長會的各項組織)、社區結盟(衛生局、雙和醫院、社區商家),建立團隊共識,配合校本課程發展方向,營造適合全人發展的「積穗健康家」。

        每學年度均以延續學校本位特色的健康促進計畫,強調以「實證導向」的二代健促理念,以各議題的網路問卷調查量化分析與質性教學回饋省思等評鑑機制,了解成效並持續修正改善,建立永續發展的健康促進學校。並透過「套餐式」的分享機制,行銷與分享推廣,與適合顧客導向需求的觀摩、學習,並給予團隊自我的肯定。


    二、學校健康促進計畫在內容上必須是全面性的

        在實際執行學校健康促進計畫上是由下而上推動的,採「健康促進總動員,實證支持我你他」,以生態觀點社會規範的策略,「我(學生),是健康好主人」,讓學生習得生活技能,養成健康衛生的素養,「你(教師與家長),是健康的貴人」,促使教師有效教學、家長積極參與、親子共學,親師共同關懷孩子們的健康議題,「他(社區),是健康守門人」,結合社區結盟與社會規範,營造健康促進的城市。

        本校的健康促進計畫,係包括六大範疇,以性教育議題為例,在支持性環境策略上,透過健康教育教導孩子兩性關係相處的生活技能,輔導活動科及藝術與人文領域的兩性表演或英語歌謠、詩詞吟唱融入教學,在學校週會邀請愛滋防治的專家學者演講與學生互動,校慶園遊會活動作體驗活動,十二月份愛滋病防治宣導活動,並將健康促進計畫融入學校行事曆的愛滋病防治週,美術科做愛滋防治小書,寒暑假作業的「積穗健康家」有親子共學手冊以及愛滋病防治T-Shirt繪製,並於開學初評選優勝作品製成實體物,如T-Shirt、提袋、隨身碟、貼紙等,激勵孩子們能夠創客,並頒獎,將孩子們期望捐款的對象實現,七年級並邀請衛生局人員進行愛滋入班宣導,講師們身上其所穿著的T-Shirt即本校孩子所設計的logo。開辦家長性教育親子工作坊,校長並寫給家長一封信鼓勵家長在國中階段要更多了解孩子們的想法和增進互動的方法。在行動策略的目標上,引導正確的價值觀─「全人性教育‧愛己尊重人」的性教育。達成孩子在性教育的認知、態度和危險之覺得提升,能接納愛滋感染者,拒絕性行為的能力。

        本校更長期在性教育議題上做行動研究,結合新北的國高中小學伙伴學校,深耕性教育,迄今每年都有許多實證研究,提供各級學校重要的資源中心。且工作坊持續有專家學者進場指導,幫助青少年階段的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三、學校健康促進計畫必須基於一種夥伴關係

        夥伴關係包括:師生間、親師間、健康服務單位與健康機構之間。本校積極推動學校與家長,以及親子間的關係經營和夥伴關係的建立。善用每學期一次的家長日,我們會將走道的周邊場地布置健康促進議題的文宣供家長駐足觀賞,並且提供問卷與獎品,鼓勵家長們參與活動,我們在「組織政策能支持,全校動員愛健促」、「健康教育有落實,生活技能融健促」、「校園空間大活化,健促境教功效彰」、「學校活動多整合,時時處處做健促」、「家長參與不缺席,親師合作有健促」、「社區結盟手牽手,健促共享與共榮」以「健康促進的成功方程式為實證的支持環境」策略,建立親師生三贏的健促夥伴關係。

        以菸/檳防制為例,營造健康物質環境,喚起無菸意識,除學校倡導無菸校園外,在學習單會鼓勵孩子們在生活技能上倡議家長或長輩們對菸檳防制的益處,同儕間如何拒絕的能力,學務處更與學校附近社區商家倡導拒賣菸檳給未成年的青少年,與警政單位對不良場所違規的檢舉和校園附近斑點圖建置。每週的健康Friday週會時間,辦理校園健康活動如拒菸宣言大聲公、反菸健身操,無菸行動社區服務,表藝老師指導參與市政府「拒菸小尖兵」記者會的短劇,建構各機構的健康支持性環境。


    四、學校健康促進計畫必須恰當地分配資源

        健康促進學校所推動的教育作為就是生活教育,是孩子們在每天的生活中都面臨的生活議題。在學校的環境營造,如健康資訊專欄布置、健康擊卡讚(學生運動角)、我們爭取了運動休閒中心的百萬設備於學校建置體適能中心二間、鼓勵孩子們隨時運動,將愛心球、運動設備置於孩子隨手可取之處,藉以培養孩子們的品格教育;在健康課程的實施,開發「無菸正青春」、「青春心世界」、「青春愛同行」,以達成全人健康為目標的校本課程。


    五、學校健康促進計畫必須恰當地使用合適的教學策略

        有效的教學就是特別重視發展孩子的生活技能,而本校在健康教育課程實施特別強調孩子不僅有知識上的學習,更要能夠在態度和行為上有所改變,因此,特別強調「生活技能」(life skills)的教學,也就是素養的教學,即「自發、互動、共好」的培養,最佳的支持系統就是孩子能有健康的素養,不但自己受益,也能助人,不僅能把事做對,也能夠做對的事。

        一般而言健康促進的生活技能分為三大類15項,即第一類為「人自己─情緒健康」類的自我覺察、情緒調適、抗壓能力、自我管理和監督的技巧等四項;第二類為「人與人─社會健康」類的同理心、有效溝通、人際關係技能、自我肯定技能、協商技巧、拒絕技巧等六項;第三類為「人與事─工作成就健康」類的目標設定、批判思考、創造性思考、解決問題、做決定等五項。

       

    —期許─持續深耕健康校園

        有效的健康促進教育計劃必須以長期落實以生活技能導向的教學方式,輔以學校多元的教學策略、情境營造,全體教職員工生都能以健康促進為共識,將學習活動延伸至課室外的家庭與社區甚至健康機構中,而成為孩子一生的健康的生活技能,能靈活運用在各種健康的議題,形成全民的健康文化。

     

    圖一:全面性支持性環境()-擬定衛生政策,跨處室資源整合


     
    圖二:全面性支持性環境()- 融入生活技能健康教學


    圖三:全面性支持性環境()- 家長參與(Parent Engagement)提供家庭健康生活情境中生活技能親子共學


    圖四:全面性支持性環境()-家長日健康促進學校拒菸反毒-提升家長溝通、督促、正向鼓勵教養知能


    圖五:全面性支持性環境()-學校引進社區資源辦理健康促進活動-新北市衛生局幸福巴士開進積穗校園


    圖六:全面性支持性環境()-學校參與衛生局活動,學生創作無菸行動劇倡導拒菸理念


  • 健康促進學校在雲林

    中央輔導委員/前石榴國小 顏錦惠校長

    一、 前言

       歷史長河在不斷變換推移,健康促進學校這十餘年來,成為最重要的議題。憶起96年全國第一屆健康促進學校磐石獎,非常難得的香港參訪經驗,一個文化融合寸土寸金,地小人綢的魅力城市,「健康城市」與「健康學校」概念深深影響自己從93年推動無菸校園開始接觸健康促進學校議題至今不斷精進學習的動力之一。

         雲林縣政府從2001年開始也配合世界的潮流開始推動,本著「希望農業、安定就業、元氣縣政、幸福雲林」的前提,積極的營造和建構縣民「健康快樂」的生活環境和條件,朝向健康快樂新的里程碑。

        2004年,本縣只有3所學校參加「健康促進學校計劃」的推動;2005年增加為12所;200615所;2007年縣府克服困窘的財政負擔自籌經費,使全縣推動健康促進計畫的學校達到68所;2008年開始,在教育處體健科及所有學校積極策劃和全力推動下,全縣185所國民中小學校全面推動健康促進相關業務,讓身體健康相關議題的課程與教學能在國民中小學深耕與廣植,四年期間奠定本縣日後推動模組基礎。

     

    二、 現況分析

        本縣位於台灣中部偏南的地區,總面積約為1290平方公里,全縣人口不到70萬人,多半以農林漁牧為主要經濟來源,人口外移、老化及勞動人口斷層以及隔代教養、外配新娘及新移民子女增多,對子女的健康習慣培養較易疏忽皆為需要正視問題。

        十年來,本縣前後任縣長以「農業首都」及「安居樂業」為主軸,在國民中小學全面推動健康蔬食,鼓勵各校設置有機菜園,營養午餐每週一蔬食日,期盼健康飲食概念能落實於學校師生,因成效良好,各縣市相繼效仿,已成全國健康重要指標之一。

        其次,94年成立議題中心及協力學校至今,全縣健康教學動起來,健康議題自100學年度起,配合每學年校務評鑑之期程,進行健康促進學校訪視評鑑,並於學年末辦理成果發表會與檢討會。102年健康促進學校議題,納入本縣教育白皮書,國教輔導團透過精進教學計畫,全面性積極辦理多場次校長、主任及教師融入健康促進學校六大範疇。

        再者,本縣40班以上國中小均設有營養師及第二護理師,協助推動健康促進學校業務,同時體健科推動各校行動研究及國際認證輔導計畫,由各議題遴選一校參與行動研究,並鼓勵踴躍參與國際認證,延請中央輔導委員輔導,參與校數逐年增加。

     

    三、 見證機會

       105年雲林高鐵站通車後,交通便利帶動返鄉和觀光人潮,本縣健康議題也逐漸起飛,教育處以及衛生局所結合各鄉鎮重要活動,如斗六文旦節、虎尾國際偶戲節、古坑咖啡節、北港宗教文化節、西螺武術風華,地方文化產業升級,健康促進學校各項議題此間接受成果展出或表演。

        民間企業的投入,在本縣健康促進學校成效上,也具有舉足輕重歷史一頁,豐泰文教基金會及飛虎路跑協會年年辦理全國及全縣路跑活動,吸引全國各地喜愛路跑民眾到本縣參加,帶動本縣運動健康風氣,下班時間校園開放,處處可見老老少少在校園中運動。

        各校健康資源善用,發揮雙贏效果,如董氏基金會、各大專院校協助與諮詢、示範區牙科醫師到校、衛生局所合作辦理菸害防制宣導、婦幼隊合作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地檢署和校外會共同辦理反毒及正確用藥宣導,健康促進學校活動深耕基層民眾。

        本縣近年最大盛事莫過於「2017台灣燈會在雲林-吉鳴雲揚」,以「友善大地」、「多元文化」、「燈會原鄉」為規劃3大主軸,延伸出6大主題,包含永續樂活、阮ㄟ故鄉、偶戲春秋、百米藝閣、宗教祈福及工藝風華,融入綠能環保健康永續等概念,場地之廣大為歷年之最,各國中小亦紛紛以健康促進學校為花燈製作主題,逛一趟燈會形成健康促進最佳的代言活動。

     

    四、 豐收時刻

        凡努力必留下痕跡,投入推動健康促進學校13年有餘,看見本縣推動轉型與成效,雖然我們還有許多前進空間,但,本縣教育處這兩年承辦全國國語文競賽、全國燈會和全國科展,在在表現教育界團結堅持意志完成歷史使命,健康促進學校秉持傳承與發揚精神,從縣府教育處結合衛生局所成立衛生推行委員會,成果顯著:

    (一)已全面建置健康促進六大議題前後測問卷填報系統,設定問卷填答年級:1.口腔衛生:三年級;2.視力保健:五年級;3.健康體位:四年級;4.全民健保:六年級;5.性教育:八年級;6. 菸檳防制:七年級,希望藉由量化數據來了解學生經由課程及相關活動,在健康議題的認知及行為提升之情形,在107學年度將持續針對教育部設定的健康促進指標予以設定前、後測問卷,以確實呈現健康 促進的執行成效。

    (二)引進社區醫療院所資源,結合衛生局所、社區發展委員會、村里長等重點推動符合該鄉鎮需求之健康促進議題,辦理相關宣導與教育活動,並利用國中小校長暨家長會長座談會、校長會議、志工研習、教師研習會、運動會、社區活動辦理健康促進學校理念宣導,持續將健康促進理念深入社區各階層。

    (三)健康促進行動研究的量與值均有顯著提升,藉著鼓勵學校針對健康促進需求相關議題進行行動研究,讓研究的結果能有效運用於健康促進各項議題的推動及健康促進相關問題的改善。

    (四)年年辦理參訪標竿學校提升推動健康促進相關知能,透過參訪活動深入瞭解標竿典範學校對於健康促進政策的各項推動策略與作法,可達見賢思齊、事半功倍之效。

    (五)全縣國中小皆能建立專屬的健康促進網頁,藉由本縣各校健康促進網頁的建置,不但可以透過連結收到觀摩學習之效果,也可讓社區家長對於學校的努力有目共睹,同時,評鑑時朝無紙化評鑑目標邁進。

    (六)推動中央輔導委員與議題中心學校之對話,持續規劃增加中央輔導委員與六大議題中心學校的對話與增能活動,讓健康促進相關議題的推動能更聚焦,並提供相關健康促進議題專家人才庫,以利研習講師之聘請。


    、結語

        學生身體健康促進相關議題的持續加強和推動,是一場永不落幕的生命課程,感謝教育處梁恩嘉處長和體健科賴信息科長全力支持,更要感謝兩大行政中心的辛苦傳承,馬光國小廖育辰校長和鎮南國小邱慧俐校長所帶領的雲林縣健促團隊,用心規劃和有效執行,讓本縣所有莘莘學子因為大家的認真和投入,得到真正的健康和快樂,為了永續健康一切都值得。

     
    圖一:105學年度縣外參訪     圖二:醫師公會健走

     
    圖三:視力保健社區宣導     圖四:館長贊助辰光國小

  • 國健署公布107年最新版「每日飲食指南」提倡均衡飲食更健康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發次日期:20180313

      為培養民眾建立正確的健康飲食觀念,國民健康署參考國際飲食指標趨勢、我國國民飲食攝取狀況及凝聚各界共識後,檢討修正100年公布之「每日飲食指南」等文件,發展出符合國人營養需求現況及國際飲食指標趨勢之107年最新版「每日飲食指南」等各項以均衡飲食為目的之健康飲食建議。

     

    蔬菜水果吃太少,蛋白質澱粉常過量,國人飲食型態普遍未達均衡飲食

      依據國民健康署2013-2016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我國19~64歲成人每日平均乳品攝取不足1.5杯高達99.8%,堅果種子不足1份的為91%,蔬菜攝取量不足3份為86%,水果攝取量不足2份亦為86%。另外,以每日需求熱量2000大卡之六大類飲食建議量估算,我國19~64歲成人每日平均豆魚蛋肉攝取超過建議攝取量6份有53%、全榖雜糧攝取超過建議攝取量3碗有49%、油脂類超過建議攝取量5茶匙的有39%,顯示國人在攝取六大類食物有極高的比例未達到均衡飲食。

      國民健康署指出均衡飲食為維持健康的基礎,「均衡飲食」為每日由飲食中獲得身體所需且足量的各種營養素,且吃入與消耗的熱量達到平衡。「六大類」食物包括全穀雜糧類、豆魚蛋肉類、蔬菜類、水果類、乳品類、油脂及堅果種子類,每類食物提供不同的營養素,因此每類食物都要吃到建議量,才能達到均衡。飲食不均衡則可能導致營養不良,包括營養素缺乏、過多或不均衡而導致體重過輕、過重、肥胖、慢性病等健康問題。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水果及蔬菜攝取不足,造成全球約14%胃腸道癌症死亡,11%缺血性心臟病死亡及9%中風死亡,而攝取足量的蔬菜及水果,可以預防如心臟疾病、癌症、糖尿病和肥胖等慢性疾病。

      為協助民眾培養均衡且適量的飲食型態,國民健康署除公布107年最新版之「每日飲食指南」,也同時公布「國民飲食指標」及嬰兒期、幼兒期、1-2年級學童期、3-6年級學童期、青春期、男士、女士、孕產期、更年期與老年期等10個生命期營養建議,發展出符合國人營養需求現況及國際飲食指標趨勢之各項健康飲食建議。國民健康署也關心素食者之營養狀況,亦同時更新「素食飲食指南」等內容。

     

    每日飲食指南教您均衡飲食 讓您「體重沒煩惱 精神百倍佳 健康跟著來」

      107年最新版「每日飲食指南」強調『均衡飲食』的意義,並教導民眾實際作法,修正重點包括:

    1.    「全穀根莖類」用詞修正為「全榖雜糧類」:改用「雜糧」的名稱取代「根莖」,讓民眾對於「全榖雜糧類」能有更廣泛的認知,全榖雜糧類除了民眾熟悉的穀類,如稻米、大麥、玉米等,還包括根莖類的薯類,食用其種子的豆類和食用其果實的富含澱粉食物,如紅豆、綠豆、皇帝豆、栗子、菱角等。

    2.    調整「蛋」在蛋白質食物來源的順序,由「豆>>>蛋類」修正為「豆>>>肉類」:蛋白質食物類的選擇時,為避免同時吃入不利健康的脂肪,尤其是飽和脂肪,選擇這類食物應有其優先順序,原該類別為「豆魚肉蛋類」,表示建議選擇的優先順序為豆類、魚類與海鮮、禽肉、畜肉、蛋類,但近年研究顯示蛋的攝取與血液中膽固醇濃度和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較不具關聯性,加上蛋所含的營養豐富,故建議選擇的優先順序修正為「豆魚蛋肉類」。 

    3.    不再強調乳品需選用低脂或脫脂為佳的說法,將「低脂乳品類」名稱改成「乳品類」:過去低脂乳品被認為有減少脂肪攝取之好處,但近年來許多研究發現,並不會因為攝取全脂乳品,而提升慢性病風險或造成體重增加。全脂與低脂乳品好處相同,建議每日攝取1.5-2杯乳品類,增進鈣質攝取,保持骨質健康。


    國民健康署提醒國人宜遵守「每日飲食指南」之建議,養成正確的均衡飲食習慣,確保身體健康,維持理想體重,精神奕奕度過每一天。

    每日飲食指南手冊:

    http://www.hpa.gov.tw/Pages/ashx/File.ashx?FilePath=~/File/Attach/8383/File_8035.pdf

    其他各項飲食建議及相關訊息,可於國民健康署網站/健康主題/健康生活/國民營養/相關出版品查詢及下載:

     http://www.hp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170

     


     
  • 全校全社區全人模式:增進學生學習及健康發展新策略

    摘要

    背景:全人方式及統整性學校健康(coordinated school health, CSH)方式,皆強調學生身體及心理需求。然而,健康與教育部門雙方需要一個共同策略,來保障學生的健康及學習。

     

    方法:美國視導與課程發展學會(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SCD)及美國疾病管制局(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2013年春天召集健康與衛生教育領域的專家討論執行統整性學校健康(CSH)及全人方式至今為止所獲得的認知與經驗,並探索新模式的發展。

     

    結果:經多方討論與回顧結果,發展出全校全社區全人(Whole School, Whole Community, Whole Child, WSCC)模式。全校全社區全人(WSCC)模式建立在傳統統整性學校健康(CSH)模式與美國視導與課程發展學會(ASCD)全人教育方式上,並促進健康與教育間有更大的合作成果。

     

    結論:透過關注兒童及青少年學生,解決重要的教育與健康問題,發起與組織支持學生的合作行動,積極融入社區資源。全校全社區全人(WSCC)方式提供了增進學生教育程度和健康發展的重要機會。

     

    摘錄

    為了更好的反映目前的證據與實踐,已經擴充某些統整性學校健康(CSH)的元素。特別是健康與安全校園環境的部分現分為「社會與情感氛圍」與「物質環境」分別加以重視;家庭與社區參與部分現分為「社區參與」強調社區、公司、機構與組織的角色、「家庭參與」更加重視家庭扮演的關鍵角色;教職員的健康促進已改為「教職員健康」反映出需要更廣泛的解決方法,來學習新的生活技能與意識到和有意識地選擇一個更平衡且健康的生活。營養服務部分擴充包括營養環境;體育部分現包括身體活動。

    此外這些結構改變,在外環(圖一)上每個要素之定義和描述,已經過更新和修訂,以更好地反映目前的實證。定義已由各主題專家研議,並經該領域專家審查(http://www.cdc.gov/healthyyouth/wscc/components.htm)


    圖一:全校全社區全人(WSCC)模式 

    • 在中心處的兒童是本模式的焦點,環繞兒童的綠色區塊是「全人教育」原則:「健康、安全、參與、支持、挑戰」。
    • 白色的環形強調學校、健康部門、社區需要一致性、整合性、協作性,以改善每位學童的學習與健康。
    • 藍色代表環繞兒童的許多學校元素,可作為樞紐提供全範圍的學習與健康支持系統予每個學童、每個學校及每個社區。
    • 黃色代表社區,顯示學校可能是個中心,仍然是社區的焦點反映且需要社區的輸入、資源和協作以支持學生。


    The Whole School, Whole Community, Whole Child Model: A New Approach for Improving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for Students

    Lewallen, T. C., Hunt, H., Potts-Datema, W., Zaza, S., Gile, W.

     

    ABSTRACT

    BACKGROUND: The Whole Child approach and the coordinated school health (CSH) approach both address the physical and emotional needs of students. However, a unified approach acceptable to both the health and education communities is needed to assure that students are healthy and ready to learn.

    METHODS: During spring 2013, the ASCD (formerly known as the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the U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convened experts from the field of education and health to discuss lessons learned from implementation of the CSH and Whole Child approaches and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model that would incorporate the knowledge gained through implementation to date.

    RESULTS: As a result of multiple discussions and review, the Whole School, Whole Community, Whole Child (WSCC) approach was developed. The WSCC approach builds upon the traditional CSH model and ASCD’s Whole Child approach to learning and promotes greater alignment between health and educational outcomes.

    CONCLUSION: By focusing on children and youth as students, addressing crit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outcomes, organizing collaborative actions and initiatives that support students, and strongly engaging community resources, the WSCC approach

    offers important opportunities that will improve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for students.

    Keywords: school health; coordinated school health; whole child; health and academics.

     

    EXCERPT

    Some of the original CSH components have been expanded to better reflect current evidence and practice. Specifically, the healthy and safe school environment component is now separated into ‘‘social and emotional climate’’ and ‘‘physical environment’’ giving greater attention to each. The family and community involvement component is now separated into ‘‘community involvement’’ to emphasize the role of community, businesses, agencies, and organizations, and ‘‘family engagement’’ to place a greater emphasis on the critical role that families play. Health promotion for staff has been changed to ‘‘employee wellness’’ to reflect a broader approach that addresses learning new life skills and becoming aware of and making conscious choices toward a more balanced and healthy lifestyle. The nutrition services component has been expanded to include the nutrition environment. Physical education is now expanded to include physical activity.
      In addition to these structural changes, the definitions and descriptions of each component of the outer ring (Figure 1) have been updated and revised to better reflect the current evidence. Definitions were developed by subject matter experts and vetted with experts in the field (http://www.cdc.gov/healthyyouth/wscc/components.htm).


    Figure 1. Whole School, Whole Community, Whole child (WSCC) Model

    • The child in the center is at the focal point of the model; the child is encircled by the “whole child” tenets in green: being “healthy, safe, engaged, supported, and challenged”.
    • The white band emphasizes the alignment, integration, and collaboration needed among the school, health, and community sectors to improve each child’s learning and health.
    • Represented in the blue, the multiple school components surround the child, acting as the hub that provides the full range of learning and health support systems to each child, in each school, in each community.
    • The community, represented in yellow, demonstrates that while the school may be a hub, it remains a focal reflection of its community and requires community input, resources, and collaboration in order to support its stud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