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學年健康促進學校電子報-第五期
  •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05學年度校園菸害防制及檳榔危害防制教育介入輔導計畫」

    撰稿者:亞洲大學健康產業管理學系

    黃雅文教授

    校園菸害防制與檳害防制教育輔導計畫是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致力推動健康促進學校計畫六大議題之一,目的在幫助青少年學生遠離菸檳危害,如菸檳危害預防教育、無菸檳校園及戒菸戒檳教育,邀請家長與學校師生共同推動無菸檳家庭、學校,及結盟社區商店推動拒賣菸品、檳榔予學生等。

    為協助國、高中學校建置無菸檳校園環境,讓學生了解菸品與檳榔對身心健康的影響,期能遠離菸檳危害,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特舉辦親師生拒菸拒檳生活技能融入健康創意桌遊設計競賽,邀請親師生們一同創作具有拒菸拒檳教育意義的桌遊,遊戲之類型與遊玩人數不限,題材與玩法可自由發揮,達到拒菸拒檳之宣導與教育意義。

    本次桌遊設計競賽分成國中菸害防制、國中檳害防制、高中菸害防制、高中檳害防制等四組,總報名件數194件;其中國中菸害防制組42件、國中檳害防制組27件、高中菸害防制組103件、高中檳害防制組22件。參加競賽的作品除教育部國教署所屬高級中等學校參賽外,各縣市政府也各推薦3件作品參賽。

    初賽106年01月13日(星期五)上午於亞洲大學進行,評選標準為主題切合性40%(符合菸害防制或檳害防制主題之精神、意涵、對菸品檳榔危害之正確認知)、設計創意及獨特性30%、趣味性30%等項目。由審查委員遴選出複決賽作品(國中菸害防制組14名、國中檳害防制組13名、高中菸害防制組13名、高中檳害防制組13名),共53件作品,參加106年2月17日的複決賽。

    入圍複決賽者需於複決賽前將作品製作為可試玩之成品,不須製作精美,但須能試玩並能彰顯桌遊特色;所有入圍進入複決賽作品均請拍攝桌遊真人試玩影片。106年2月17日複決賽當天,入圍者請攜帶參賽作品的成品至複決賽地點(亞洲大學),並在現場試玩與說明,供評審委員進行評審,現場由評審委員評選出各組(國中菸害防制、國中檳害防制、高中菸害防制、高中檳害防制等四組)特優作品一件、優勝作品一件、優良作品一件,將於106年6月22日於台大醫院國際會議廳頒贈獎座及獎狀,另評選出佳作數件頒贈獎狀。所有入選作品電子檔將刊登於「無菸檳校園網路資源平台」。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將持續與縣市政府、學校及各界共同推動健康促進學校計畫-校園菸檳危害防制教育輔導計畫,透過青少年學子喜歡的桌遊設計與共玩,達到寓教於樂及推廣健康休閒活動目的,引導處於青少年時期的國、高中學生,抗拒外在環境的影響,減少接觸菸品(含電子煙)與檳榔等成癮性物質的機會,進而能激發吸菸與嚼檳榔的青少年產生戒菸與戒檳的動機。

  •  

               學校關注學童視力---有效延緩近視率之經營策略     


     

    撰稿者:高雄市鼓山區鼓山國小校長 陳慶盛
                          

    一、學童高近視率---衝擊與蛻變

        高雄市鼓山區鼓山國小在100學年度因為視力不良率高達81%,成為全國視力不良率高關懷學校第二名的黑名單,因而讓全校親師生關注視力問題的嚴重性,開始思索視力不良的原因,試圖找尋有效的策略來改善視力不良的現象,去除視力不良率高關懷學校的標籤,終於在這六年來全校親師生的努力之下,將視力不良率降低至36.4%,成為全國推動視力保健延緩學童近視的績優學校,在推動延緩視力不良率的過程中,將有效的推動方式,從健康促進學校六大面向,將經驗提供全國各級學校之參考,各校依其地域性、學校規模、親師生特性,擇取可推動的方式,進行有效性、永續性並符合經濟性的原則,改善各校視力不良率偏高的問題,達成延緩學童近視率的目標,紮根學童的健康力,以提昇國家的競爭力。

    二、 學童高近視率---原因之分析

        根據第七次全國中小學生眼屈折狀況調查結果顯示,學幼童近視狀況嚴重,以99學年度為例,國小一年級新生視力不良率為21.5 %,國小六年級視力不良率 65.9 %,現今105學年度雖然沒有全國性的調查數據,就以鼓山國小為例,這幾年來一年級新生視力不良率約30%左右,兩相比較視力不良率增加許多,因此需要加以探討視力不良率發生的原因,以了解問題之癥結。針對以下構面加以探討分析:

    (一)政策方面:學校衛生政策未落實

       首先是學校教育重點偏頗迷失,以成績分數為考量,智育掛帥,不關心視力議題;其次是護理師人員工作負荷重,力不從心無法關照學童視力;再者教師視力保健知識不足,不知如何對學生進行視力保健教學;最後是家長認為視力不是疾病,缺乏視力保健常識,沒有掌握視力保健治療的關鍵期。

    (二)學校方面:物理環境未改善

        包括學生的坐椅與桌面的高度,並未依學生身高來調整,其次是學生在教室的座位未能定期左右更換調整,教室燈光的照度桌面未達350米燭光,黑板照度未達500米燭光,單槍流明度不足並未更換,教室使用的電子白板.電腦螢幕接觸時間過長,學生前排座位未與電子白板或黑板保持2公尺以上距離,保健室使用的視力檢查儀不標準及檢測距離未達保持6公尺之規定,因物質環境不恰當的危險因子,就會增加學童視力的不良率。

    (三)教師方面:班級經營未重視近視議題

    教師是班級的靈魂人物,班級經營的良窳將會影響學生視力不良率的高低,包括未注意學生的不良坐姿,座位未定期調動,桌椅未依學生身高對號入座,未改善學生寫字握筆位置不當及不對之問題,再者近距離的紙筆作業偏多,導致近距離用眼時間變長,老師也未覺察教室照度是否未達350米燭光問題,對於使用E 化電子白板使用時間過長,且級任、科任老師連續使用電子白板,老師未能瞭解單槍使用方式,使用時不要全部關燈只關黑板燈即可的原則,皆會造成學童視力不良率偏高現象。

    (四)學生方面:健康生活技能未養成

        包括坐姿不良,以致閱讀寫字未能保持適當距離,增加眼睛用眼壓力;寫字執筆錯誤,原因是幼兒園太早教學生握筆寫字,導致用眼距離不當;加上電子產品手機平板電腦盛行,長時間接觸螢幕藍光造成視力傷害;學童用眼習慣未遵守3010用眼守則,戶外活動時間不足.未達天天120分鐘,生活作息不正常,太晚睡覺導致睡眠不足,加上飲食不均等學童生活技能習慣因素,會加速學童視力不良率增加。

    (五)家長方面:視力認知待提升

        當前雙薪父母家庭的現況,導致學童放學後必須到課後安親班進行安置,學童持續室內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加上家長通常以看電視、打電腦、玩手機作為獎賞的替代物,嚴重影響學童視力,再者家長視力保健知識不足,視力問題只找眼鏡行配鏡而未能就醫治療或因特殊弱勢家庭經濟困難,學童視力更是缺乏關照,導致視力問題雪上加霜。

    三、 學校有效延緩學童近視率之經營策略

    (一)落實學校視力保健計畫

        學校行政面要成立視力保健推動小組,成員要包括校長、主任、老師、護理師、家長會、醫療單位,依職掌分工方式齊頭進行,其次要擬定視力保健實施計畫,內容要包括教師及家長視力專業增能研習,視力保健課程及活動規劃,學校物質環境有關視力保健設施的改造經營,針對視力高關懷個案的追蹤治療,進行有計畫性的推動與改進。

    (二)改善學校物質環境設施

            包括改善教室燈具照明及單槍流明度,增購學童可調適桌椅設施及改善遮光窗簾,採購符

        合標準之視力檢查儀,進行教室照度檢測工作,美化綠化校園戶外景觀,盤點學校閒置空間,規

        劃學童戶外活動空間場域,以吸引學生走出戶外防近視。

    (三)紮根教師視力保健專業

    教師是落實學童視力保健第一線的工作者,要將教師的視力保健專業加以提升才能有效延緩學童視力不良率,因此辦理教師視力保健增能研習,配合健康中心視力檢查,通知父母攜童就醫矯治追蹤,指導學生正確坐姿.握筆姿勢,定期調整學童桌椅高度及進行左右輪調,並督導學生下課教室淨空,走出戶外去活動,將視力保健議題融入各學習領域課程與教學,同時規範教師使用電子白板時間,40分鐘切割成20/20比例,不要連續整節課眼睛都一直接觸電子螢幕,要中斷螢幕藍光對眼睛的傷害,讓教師視力保健專業提升才能有效延緩近視率的發生。

    (四)強化學童視力健康生活技能

      根據醫學實證研究,預防學童近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走出戶外防近視,從小養成天天戶外活動至少120分鐘的生活習慣,同時在近距離用眼方面,要讓學童養成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的30/10守則。其他用眼的生活習慣技能包括保持閱讀及寫字姿勢要端正,以避免眼睛近距離用眼造成傷害,每天使用電子產品時間要控制在少於1小時,且養成正常的生活作息及均衡飲食,從個人的生活技能習慣來延緩近視的不良率。

    (五)建立家長及社區視力保健共識

    學校與家庭是教育合夥人,學童視力保健成效良窳與否,家長佔有重要的關鍵性,因此提升家長視力保健的常識及建立一致性的做法,成為學校必須加以經營的區塊,因此為家長辦理視力保健親職教育講座,發行學校家書宣導視力保健觀念,建置學校視力保健專屬網站提供家長視力保健資訊,邀請課後安親班經營者到校溝通座談,提供視力保健作法,中斷學童近距離用眼時間,同時結合社區眼科醫療院所,引入大專院校視力保健科系資源,共同關心學童視力健康。

    (六)建構視力醫療服務網絡

      學校、家庭、醫療的三角關係,是構築學童視力保健的防護網,學校方面在開學後3週內完成視力篩檢,將視力異常學童開立通知矯治單,並請家長在一個月內攜帶視力矯治單,轉介視力不良學生至眼科門診矯治。護理師方面需製作視力檢測統計圖表供親師參考,並管理高關懷視力不良個案,避免視力惡化,共同強化學童視力保健的醫療網絡。

    (七)視力保健融入課程教學

      學校視力保健議題,必須透過課程與教學的歷程中,強化學童視力議題,在認知、情意、技能的層面加以內化深根,包括從學校作息時間的彈性化,讓正式課程教學走出戶外化,學生家庭作業形式活動化,戶外活動護眼要落實化,走路上學放學生活化,下課時間教室要淨空化,校園戶外空間規劃要專區化,視力生活技能養成要課程化,學生視力自主管理要給予獎勵化,課後社團活動儘量動態化,讓視力保健的作法融入課程與教學之中。

    四、 學校推動視力保健延緩近視率的執行績效

        回顧鼓山國小這六年來推動學童視力保健,延緩及降低學童視力不良率所展現的成效,是值得給於高度肯定,但是必須歸功於以下幾項積極性及有效性的績效,才能水到渠成。

    (一)改善不良物質環境設施

      爭取經費添購可調式課桌椅,運用資源改善教室燈光照明設施,專案補助購置視力檢查儀器,爭取經費購置投籃機,運用補助款購置班級運動器材,配合款改善教室單槍及電子白板設施。

    (二)規劃視力保健多元化戶外活動專區

          盤點校園可活化的閒置空間,加以規畫設置學童可以活動的場域,包括中庭花園畫上跳格

     子、放置平衡木,操場可以做為足球、飛盤、放風箏、樂樂棒球空間,籃球場放置籃球,躲避球

     場放置躲避球、前庭玄關可跳繩、後玄關區設置投籃機,戶外羽球區安排打羽球,大樹蔭下搖

     呼拉圈,充分提供學童喜歡的運動器具,誘發學童走出戶外防近視。

    (三)落實學生天天戶外活動120分鐘

      學校的生活作息中,安排每週二五晨光時間進行全校健康體位晨跑活動,週三晨光進行戶外有氧律動,每週一四升旗時間跳健康操,每節下課時間各年級依活動項目到戶外運動;另外校內課後照顧班,邀請課輔老師要安排中斷近距離用眼的戶外活動,讓戶外活動時間達成120分鐘的目標。

    (四)運用獎勵制度鼓勵學生走出戶外

          任何一項活動規劃要達到持續性及永續性,運用天天120健康檢核表登記,分成ABC三等級詳

        實自我紀錄,學校也研發視海遊龍通關秘笈的檢核機制,讓學生自主管理,最後善用獎勵制度摸

        彩及學童喜歡的投籃機代幣,獎勵學童持續戶外運動來防近視。

    (五)引入社會資源改進視力不良

    視力保健的持續推動,引入專業的醫療單位及大專院校科系師生進駐,更能達成事半功倍的

        成效,因此結合輔英科技大學實習生,進行全校視力保健話劇宣導,落實高關懷學生視力保健教

        育,製作視力保健宣導海報文宣。另外引入高雄長庚醫院眼科團隊,邀請醫師進行親師生視力保

        健演講與諮詢,協助學童進行眼睛散瞳檢查,確實做到醫療與教育的結合維護學童視力的健康。

    (六)分享學校推動視力保健績效及有效策略經驗

        績效是經驗的累積與改進所獲致,在學校面的推動績效上,學生有獎勵,喜愛戶外運動人數就增加;教師有概念,視力保健知識就能提昇精進;班級有質感是因為教室物質環境獲得改善;師生有願力,就能正向面對視力保健問題,最後終於能夠達成視力不良率降低的成果。

        在協助高雄市政府教育局推動績效上,每年培訓全市視力種子中心學校及師資已達 41所之多,更首創全國之先,辦理全市幼兒園教師視力研習 18場 及辦理全市低年級教師視力研習 12場,因為持續多年的推動,高雄市學童視力保健不良率已低於全國標準,並已逐年達成降低視力不良率4%的成效。

        在協助各縣市推動績效上,包括協助嘉義市、台南市、金門縣、連江縣馬祖的視力種子學校及人員辦理視力講習,並對各縣市健康促進人員進行視力保健分享,更深獲國際近視防治權威的澳洲近視防治專家Morgan先生4次到校觀摩並拍攝推動視力保健影片,行銷台灣推動健康促進視力保健的卓越績效與經驗。

    五、 推動視力保健有效延緩近視率之建議

        視力就是國力,視力更是競爭力,視力問題就是國安問題,面對全國學生高近視率的問題,視力健康議題是需要整合相關的層面加以面對與解決,建議在中央政策面—教育與醫療的政策要整合,地方政府面—衛生單位要提供視力保健資源與教育單位合作,社會環境面—要運用媒體力量宣導視力保健議題的重要性,學校教育面—各校要把握有效的策略與作法持續經營,社區家庭面—家長要關注視力不良的議題與預防的做法,更重要的預防視力不良要把握幼兒園階段的有效關鍵期,從小做起,更要秉持滴水穿石的精神,一點一滴的永續性經營,最後才能展現視力保健的有效性,共創台灣美好的未來。

  • 健康體位推動經驗談:無關乎課程、重點是行為階段

    撰稿者: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休閒運動健康系
    徐錦興教授

    前言

    在健康促進學校的成效指標項目中,健康體位一直是社會大眾關注的主要項目之一;原因很簡單,與其他的健康成效指標(如口腔保健、菸害防制等),體位的表徵可說是「一清二楚」。體位的變化,可以單純地從學生外表體型判斷,如迎面走來的學生,我們很快地就可以分辨是屬於肥胖的、或過瘦的體型;當然體位的評判並非只參考BMI (Body Mass Index, 身體質量指數),其他如體脂率等參數,亦相當重要,只是這部分的測量需要較專業的評判方法才可以得到精準的數據。在大眾媒體的強力宣導下,家長、老師們已能完全了解並接受在學童、青少年時期體位控制的重要性。

            當社會的氛圍有助於健康宣導,執行健康促進相關計畫應該更容易收到其成效。在2003~2005年間,我帶領幾位學生進行一系列學童體位與身體活動的專題研究;簡而言之,這幾個專題研究的構想都相當簡單,就是在國小學童的在校時間內,我們設計一些身體活動課程,在不同頻率、強度、時間和運動類型的條件值內進行組合,檢視哪一種身體活動課程對學童的體位控制最有成效(運動的頻率Frequency、強度Intensity、時間Time、類型Type,是運動處方的四大要素,簡稱為F.I.T.T.)

            身體活動課程介入後的實驗結果,一如預期,或多或少都能達到體重控制的預期目標。有趣的是,如果不要檢視整體學員前後測的體重變化、而是將參與實驗的學童一一檢視,就會發現:同樣的課程,對學童的體重控制各有不同的成效;多數的學童可以達到體位移動的目標(例如從肥胖體重過重、或是從過重適中),但是,也有少數的學童其體位是紋風不動。同樣的介入方法、卻有不同的實驗效果;當你是計畫執行者,在實驗結束後,會如何看待這些隱藏在統計數字背後的結果?

     

    健康行為與跨理論模式的應用

            在幾次介入實驗之後,我發現多數參與課程之體位不良的學童之體位有所改善,但總是有幾位學童的前後測結果體重無所差異、甚至有上升的資料;會不會其中出了一些我們忽略的情境?

             解決方式是:讓參與活動課程的學童配戴計步器、紀錄個體在整個活動課程中產生的步數,應該可以讓我們了解其參與情形。所以在下一次的實驗啟動之際,除了強化運動處方設計外,我們也讓學童在每一次上課中配戴計步器。實施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在活動前將計步器歸零,再將計步器配戴腰間(計步器多有彈力夾扣,可扣在運動褲鬆緊帶上;為了避免在活動進行中脫落,我們也另以大型安全別針和線結合計步器,多一層固定保護);活動結束後,大學生協助回收計步器,並將數值登錄。

            第一次紀錄中就發現,一個體控班、30名學童中,總會有兩、三位學童的步數遠遠低於全班的平均值;有幾個學童的計步器數據顯示,他()的步數低於平均值三個標準差、甚至五個標準差以上。我印象特別深刻的一個數據是:全班的步數平均值是1600步、標準差大約是150,而這位學童的數據卻僅有兩位數;事實上,她的步數是56步。

            如果要認真檢討這個現象,應該是我和大學生的責任:我們在指導的過程中都忽略了這位學童的存在;即使事後認真回想,才會驚覺到這位學童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會很技巧地藏身在我們的視線範圍之外。然而在教學現場,這類的身體活動課程,在前面帶領大家運動的指導者,目光都會聚焦在多數人身上;且為了要帶動運動氛圍,自己都會比學童更high…難免會忽略躲在角落的學童。除了這些教學實務外,我們是不是還忽略了什麼?

            動機!很明顯地,這位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幾乎定點不動、隱身於活動區塊之外的學童,她的參與動機一定和其他學童不同;這個相異之處,就是造成活動量相差這麼大的原因。

            有一個理論,或許能解釋這個現象:Trans-theoretical model, TTM、跨領域模式。跨理論模式的建構是源自於多樣不同的行為改變理論,此理論模式認為,我們的行為改變是透過一系列的階段改變,其中包括5個主要階段,意圖前期(Precontemplation)、意圖期(Contemplation)、準備期(Preparation)、行動期(Action)和維持期(Maintenance)。TTM最初的發展是用於戒菸上(Prochaska & DiClemente, 1983),主要是讓分辨受試者所處的不同行為改變階段,進而給予不同的介入方法。

    當我們在設計學校健康促進計畫時,多將執行的重點放在行動階段;也就是我們都認為參與活動者就是已經準備好要改變的那一群;實際上,在意圖前期和意圖期的人數,往往超過我們的想像。理論發展者之一Prochaska1996)就指出,約40%的人在意圖前期,40%的人在意圖期或準備期,而約只有20%在行動期或維持期,所以努力使處於意圖前期或意圖者的參與者做一些他()從未想過的事情,結果往往未能達到我們的預期。

     

    策略應用與建議

            TTM的行為階段套用到我先前提到的例子,那位參加體控班、但都沒實際參與課程的女學童,應該就是屬於意圖前期者;且根據TTM的建議,個體在意圖前期時,我們應能從意識提升情感喚起」、「環境再評價」、「自我再評價」等策略進行,而不是只要求參加課程。或許我們應該先讓這位學童更加了解體位與健康的關係、覺察到自己的體位變化、鼓勵她開始接觸簡單的身體活動、創造一個亦於親近的活動環境或有趣的課程等,其成效都可能會比強迫她直接去運動更好。當然,或許還有其他的因素影響到她的參與動機,不過這些可能的因素其實都需要我們(教師、家長)仔細觀察、小心印證,才能找到更佳的協助方法。

    再次強調,體位控制的理論不難理解(攝取與消耗熱量的平衡關係)、介入的課程也不難設計,但是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唯有隨時審視學員反應、及時修正介入策略、並且留意個別差異,我們才能看到那預期的成果!

     

     

     

     

    參考資料:

    Prochaska, J. O., & DiClemente, C. C. (1983). Stage and processes of self change of smoking: Toward an integrative model.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1, 390-395

    Prochaska, J. O. (1996). A revolution in health promotion: How unhealthy lifestyles can be changed. Paper presented at Frontiers of Knowledge, Concord, New Hampshire.

    黃耀宗、季立康(2004)。從行為改變的階段探討運動促進策略—跨理論模式的

    應用。取自行政院體育委會網站 http://media.justsports.net.tw/spo_demo/

    annualreport/Quarterly137/p2.asp.

     

  • 校園結核病防治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一、疾病概述

     

    結核病是一種目前仍普遍存在於全世界,尤其是未開發及開發中國家的慢性傳染病,它是由結核桿菌感染所造成的,在初感染時,大約95%的人會因自身的免疫力而未發病,但會有終身再活化(Reactivation)的潛在危險,只有5%的人在初感染後結核菌會經由血行或淋巴液之散播造成肺內或肺外結核(如:結核性腦膜炎)。經過初感染而未發病的人,日後也可能因外在再感染(Exogenous reinfection)而發病。

    結核病可以發生在人體任何器官或組織,如淋巴結、腦膜、胸膜、腎臟、骨骼、皮膚、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在臺灣比較常見的肺外結核是淋巴結核及骨結核,其次為結核性腦膜炎,肺外結核的發生率遠比肺結核來得低。

    若給予適當的抗結核藥物治療,結核病幾乎可以百分之百痊癒(Cure),但若不予治療,則在3年內,約有一半的病人會死亡。在臨床上病人常見的症狀有咳嗽、胸痛、體重減輕、倦怠、食慾不振,發燒、咳血等。唯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腔疾病亦會出現,故只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用。

     

    二、傳染方式

     

    結核病的傳染方式過去曾有飛沬傳染(Droplet)、塵埃(Dust)、及飛沫核(Droplet nuclei)傳染等學說,而以飛沫核傳染論最為人所接受。帶菌的結核病患者常在吐痰或藉在公共場所講話、咳嗽、唱歌或大笑時產生的飛沫排出結核菌。這些飛沫在塵埃中,乾燥後飛沫殘核飛揚飄浮在空中,直徑小於5 μ的飛沫殘核便可經由呼吸道到達正常的肺胞,造成感染。近年來常常使用空氣傳染(Air-born infection)一詞,強調即使離開感染源甚遠,也可能受到感染,不能掉以輕心。然而結核病感染的另一特徵是感染很難發生,因為結核菌很不容易到達肺的末梢部位。流行感冒或麻疹病毒一旦附著在呼吸道上皮就會發生感染,但結核菌並非如此。傳染最常發生在較親密的接觸者,常常發生在親近的人,或居住在同房屋者。結核病通常不會經由衣服或食器傳染。直接吸入病人咳出的飛沫也是傳染途徑之一。飲用未經適當消毒之牛奶亦可能得到腸結核,再擴散至身體其他器官,但目前幾乎沒有這種情況發生。

     

    三、臨床症狀

     

    結核病的臨床表現千變萬化,初發病時往往沒有明顯或特異性的症狀,且症狀過程緩慢,時好時壞,甚至於侵犯之器官不限於肺部,如淋巴結、腦膜、胸膜、腎臟、骨骼、皮膚、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使診斷更加困難;在臺灣比較常見的肺外結核是淋巴結核及骨結核,其次為結核性腦膜炎,但肺外結核的發生率遠比肺結核來得低。在初感染時,大約95%的人會因自身的免疫力而未發病(即潛伏結核感染),但會有終身再活化(Reactivation)的潛在危險,只有5%的人在初感染後結核菌會經由血行或淋巴液之散播造成肺內或肺外結核(如:結核性腦膜炎)。經過初感染而未發病的人,日後也可能因外在再感染(Exogenous reinfection)而發病臨床上病人常見的症狀有咳嗽、胸痛、體重減輕、倦怠、食慾不振,發燒、咳血等。唯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腔疾病亦會出現,故只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用。所以要診斷結核病必須綜合臨床表現,加上放射線學之變化,最後再以實驗室檢驗加以證實,才算完整。因此如有疑似結核病之症狀(如咳嗽超過兩週),宜儘速就醫。

     

    四、校園結核病防治

    當校園發現結核病個案時,常引發媒體及各界關注,其實大多數事件,僅是單一的教職員工生罹患結核病而非群聚事件。但因為結核病發病後到確診的這一段時間內,可能有接觸者受到感染,又或者該單一事件係來自尚未被發現的另一個共同感染源,故需執行接觸者檢查加以確認。惟在第一線防疫人員進行疫調和接觸者檢查時,可能會引起許多人的不安,尤其當結核病個案是教職員工時,常造成家長的不諒解,覺得學校未善盡管理照顧之責,故各級學校平時即應加強健康管理,如日常的咳嗽監測及定期健康檢查。倘學校於平時即能注重並落實結核病衛教及防治作為的宣導與溝通,且建立定期健康檢查的機制,則於事件發生時,即可減少後續進行疫情處理及媒體因應衍生之困擾。

    每年 3 24 日為世界結核病日,最主要是為了紀念德國微生物學家羅伯特.科霍於1882 3 24 日發表他對結核病病原菌的發現。基於上述背景,各校可選訂 3 月份為結核病防治教育月,彰顯防治之意義。藉由校園內定期及不定期辦理的結核病防治教育活動,提升校園內之教職員工生對於結核病的防治知識和態度,可辦理的活動內容包括:結核病如何傳播、結核病的症狀、接觸者檢查的重要性、如何自我健康監測、有咳嗽症狀配戴口罩、咳嗽超過三週儘速就醫。而學校衛教宣導的方式也應該多元化,以協助校園中的不同族群皆能接受到正確之訊息。

    由於臺灣結核病的發生率隨著年齡增加而上升,以校園中教職員工的年齡層而言,其結核病發生率相較學生族群高出許多。為保護兒童及青少年族群,使其免於結核病的威脅,建議 教職員工應定期接受健康檢查(含胸部 X 光檢查);高中職以上的學生,亦應於入學或轉學時安排接受健康檢查,以避免發病的學生(感染源)未被找出,而與其他同學或師長因長時 間且密切的接觸,造成互相傳染。胸部 X 光檢查不僅方便且可以作為協助診斷結核病的工具,對於其他肺部疾病,也可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之效果。故為維護校園全體教職員工生的個 人健康,校園族群宜定期接受胸部 X 光健康檢查,並建立監測機制,執行對象及方式如下:

    (一)高中職、大專校院以上新生及轉學生,與來自結核病高發生率國家的學生:於入學前接受胸部 X 光檢查,由學校衛生事務負責人員彙整學生之檢查結果報告。

    (二)各級學校(包含幼兒園)教職員工:建議至少每 2 年應接受一次胸部 X 光檢查,並主動 提交正式檢查結果報告予學校衛生事務負責人員建檔管理。

    (三)當該校有執行定期健康檢查時,學校衛生事務負責人員可執行以下措施: 1.針對檢查結果發現異常之教職員工生,進行後續複查之追蹤,學校應於兩週內稽 催複查結果。2.當醫療院所複查結果為疑似結核病者,除通知學校,應主動轉介當地衛生所(聯 繫方式如附件二),進行後續處置。 3.建議針對未接受 X 光檢查教職員工生進行稽催作業,通知未接受檢查者,於一個月內回覆檢查結果,並妥適處理及保存相關資料。

    另外,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亦主辦結核病防治教育訓練計畫,由中華民國學校衛生護理學會承辦,實施對象為學校行政主管及護理人員,預計7月份~8月中完成,以提升學校行政主管人員及護理人員對結核病防治知識、態度及效能、了解校園執行結核病防治之問題所在,並研擬解決策略,以建構校園結核病防治防護網,並增能學校人員參與校園結核病監控能力,實施計畫可參考中華民國學校衞生護理學會。(http://www.acshn.org.tw/news_detail.asp?id=219)

     

     

     

     

  • 成為一所健康促進學校:計畫的關鍵要素

    摘要

    這篇文章著眼於實際執行健康促進學校的架構,包括進行整個學校的檢視以增能一所國民小學能成功地採納推動健康促進學校原則。在澳洲墨爾本東郊一個社區健康照護機構與當地一個國小簽署協議。學校的檢視包括對三年級到六年級學生進行四場追蹤焦點團體訪談,另在教師專業培訓日由社區健康中心人員協助進行20名教師質性訪談學校的檢視結果顯示三年級到六年級學生和家長最重視學校的外部環境,教師則認為教職員特質最重要,另學生對學校改善的建議包括學校餐廳和校外環境,教師較關心教職員與學生的體能健康,家長較擔心缺乏健康飲食環境。此外,學校教職員多肯定推動健康促進學校是有價值的,然學校教職員表示學校能成功地推動健康促進學校,需要持續性有結構的支持。學校所有成員需了解邁向文化和環境的改變是緩慢的,成功地推動健康促進學校模式需要時間與合作,更重要的是支持教師願意從內部來改變學校,關係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

     

     

    Becoming a health promoting school: key components of planning.

    Author(s):

    Senior E1.

    EACH Social and Community Health, 46 Warrandyte Rd, Ringwood, 3134, Victoria, Australia.

    Citation:

    Glob Health Promot. 2012 Mar;19(1):23-31. doi: 10.1177/1757975911429871DOI

    http://dx.doi.org/10.1108/09654281011087242

    Abstract:

    This article looks at the practicalities of implementing the health promoting school (HPS) framework, including conducting a whole school audit, to enable a primary school to successfully adopt the HPS principles. A partnership agreement was signed, between EACH Social and Community Health which is a local Community Health Centre and a primary school in the Eastern suburbs of Melbourne, in Australia. An audit was conducted of the school community with four follow up focus groups of students from grades 3 to 6. Qualitative data was gathered from 20 teachers at the school at a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day facilitated by the health promotion staff of the Community Health Centre. The results of the school audit identified that students in grades 3 to 6 and parents valued the outside environment of the school most highly. The staff valued staff attributes most highly. Suggestions from students to improve the school included improving the canteen and outside environment. Staff were most concerned about fitness of both the staff and the students. Parents also identified lack of healthy eating as a concern. The school community sees the value of adopting the HPS framework, however on-going structured support is required if the school is to successfully adopt the HPS approach. The school community needs to understand that the move toward 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is slow. Successful adoption of the HPS model requires time and collaboration. The emphasis needs to be on supporting teachers to change their school from within. Relationships are important.

    KEYWORDS:

    collaboration; education settings; health promotion; partnership; schools

    PMID:24801312   DOI:10.1177/1757975911429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