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學年健康促進學校電子報-第一期

  • 新北市107學年度全民健保(含正確用藥)校群增能工作坊
    撰稿人:張鳳琴教授、黃法喬助理
        新北市107學年度全民健保(含正確用藥)校群增能工作坊於107年10月24日在新北市立重慶國民中學舉行,由新北市政府教育局主辦及新北市立重慶國民中學承辦。由重慶國中吳慧蘭校長主持,並邀請新北市政府教育局魏佳瑜專員、新北市政府教育局梁均紘校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董貞吟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張鳳琴教授、新北市立橫山國民小學吳景全校長、亞東醫院許嘉芬藥師及新北市約二十所國中小主任、衛生組長及健體領域健康教育教學教師參與。
        本次新北市107學年度全民健保(含正確用藥)校群增能工作坊內容包含邀請董貞吟教授演講「健康促進學校與全民健保教育」,講授健保教育精神與理念、全民健保扎根教育推廣、全民健保創新媒材發展、運用健康促進學校六大範疇推動健保教育等,增能教師對於全民健保制度、正確使用醫療分級、正確使用急診醫療及珍惜健保資源等觀念。另也分享全民健康保險繪本、桌遊(歡樂大富翁)以及圖說書(暖羊羊診所)等提倡目前就醫的正確觀念,期在國中小扎根全民健康保險教育。此外,邀請吳景泉校長演講「全民健保(含正確用藥)校群說明與成果產出說明」,鼓勵學校參加「107年學度健康促進學校前後測成效評價暨校園健康主播競賽」、全民健保永保安康影片甄選競賽等,會中也分享了106學年度各項健康議題的得獎作品。
        下午由張鳳琴教授演講「健康促進學校與正確用藥教育」,講述107學年度健康促進學校計畫推動重點、學童用藥迷思與用藥風險行為,正確用藥的五大核心能力,教學案例與資源,及學校結合社區藥師資源推動正確用藥教學活動情形。另也邀請亞東醫院許嘉芬藥師演講正確用藥觀念,藥師運用手機遊戲KAHOOT設計用藥相關的題目讓與會的教師能一起互動,澄清用藥迷思,另也運用教具讓教師體驗如何處理沒吃完的藥品,以增能教師正確用藥知能。
       會後吳慧蘭校長也請重慶國中推動全民健保(含正確用藥)的主任、組長、教師與專家學者共同討論重慶國中進行全民健保(正確用藥)行動研究相關事宜。另外,新北市教育局及衛生局每年也結合藥師公會在近百所國中小學進行正確用藥教育推動,期藉由全面全民健保(正確用藥)教學活動推廣,增能親師生的珍惜健保資源與正確用藥素養。
    IMG_0528
    圖一:新北市增能工作坊 吳蕙蘭校長
    IMG_0543
    圖二:新北市增能工作坊 董貞吟教授
    IMG_0552
    圖三:新北市增能工作坊 吳景全校長
    IMG_0558
    圖四:新北市增能工作坊 綜合座談 吳蕙蘭校長
    IMG_0561
    圖五:新北市增能工作坊 綜合座談
    IMG_0566
    圖六:新北市增能工作坊 張鳳琴教授
    IMG_0577
    圖七:新北市增能工作坊 許嘉芬藥師
    IMG_0571
    圖八:新北市增能工作坊 文宣品
    123
    圖九:正確用藥 五大核心能力
    9d12bc79cfd28809c339d5a0aba055a4_1600_0
    圖十:正確用藥 文宣品(一)
    9e282b2aa51d858c900e17dbdba6f0bb_1600_0
    圖十一:正確用藥 文宣品(二)
    227b9be96823571d6c315697d02d8f99_1600_0
    圖十二:正確用藥 文宣品(三)
    b0baee24e2086c1dda5971f6964f9edc_1600_0
    圖十三:正確用藥 文宣品(四)

  • 實踐健康促進學校,用數據看見影響力
    • 專訪嘉義縣朴子市大鄉國民小學 李春輝 校長

    •     今日非常榮幸專訪 嘉義縣健康促進學校輔導團召集人-大鄉國小 李春輝 校長, 春輝校長從事教育工作已經32年,從基層的老師、行政工作,再到校長職務,期間對於教育工作不遺餘力。目前除擔任嘉義縣大鄉國小校長外,也是「教育部健康促進學校計畫中央輔導團輔導委員、國民健康署健康促進國際認證計畫中央認證委員」,他豐富的健康促進推動經驗,讓嘉義縣在歷屆「健康促進學校」國際認證比賽中獲得5校金質獎的殊榮,得金數為全國之冠,使嘉義縣堪稱臺灣健康促進學校推動的特優縣市。讓國內不少學校紛紛向李校長取經,希望透過他成功的經驗與想法,擴及更多健康促進學校,讓各項健康議題能順利推展,進而提升親師生的健康素質。
    • 健康促進學校的領航者-校長
     
        李校長提到「許多人認為健康促進的推行,應該是衛生組長或學校護理師的工作。其實,校長才是健康促進推動的關鍵人物。『為什麼是校長呢?』健促學校六大範疇從學校政策、組織運作、人員訓練、經費動支、人事調動權、跨處室合作等,都需要校長站出來,扮演領航者、協調者、溝通者、整合者的角色,更進一步以「健康」為出發,規劃校務發展藍圖,達成學校願景。
     
        李校長認為核心關鍵是—校長推動的「決心」! 身為校長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有撰寫計畫、研究與分析能力。像最重要的評價報告,透過評價數據,真正去評估學校推行的策略到底造成了什麼改變,以及未來該從什麼方向改進著手。透過數據找出問題核心,有所本的調整方向和策略,是校長在推動健康促進學校最重要的依據。
     
    • 嘉義縣獨冠全國的「金牌」秘訣
     
        許多人見到李校長就會問:「為何嘉義縣能夠有如此卓越的成績?到底該如何在學校推動健康促進才能像李校長的金質學校一樣成功?」。李校長笑著說:「當你想做好一件事,全世界的人都會幫你,問題也會迎刃而解」。校長認為嘉義縣在推動健康促進學校時,有幾個要點:
     
    • 符應中央政策:嘉義縣學校面對中央健康促進政策的態度,李校長用「使命必達」來形容,可見嘉義縣教育處及學校的決心。李校長提到在嘉義縣每年召開的校長會議中,可以知道今年縣府推動的工作主軸及中央政策要求。校長回到學校召開校務會議時,能向校內同仁宣達、討論,並做為校內規劃課程時的依據。李校長說:「配合中央訂定的政策主軸,領導團隊各司其職,每年從健康數據分析研擬介入策略並以『滾動式』修正學校行政教學作為,如此才能形成最適合學校的健康促進模式。
     
    • 實證落實:學校護理師往往是學校內最清楚師生健康狀態的人,透過個案管理與定期健康檢查,能全盤瞭解校內師生的健康問題,而學校蒐集到的健康資料,透過統計系統分析結果,作為擬訂進康促進計畫的依據,聚焦解決師生健康問題。行政、教師與護理師各自發揮專業知能,依據各健康議題指標,結合社區與家長,配合校本課程與教師教學,使學生知、思、行合一,達到健康生活技能帶著走的目標。
     
    • 落實輔導:「學校衛生委員會」是學校衛生政策最主要的擬定者及監督輔導者。其中成員的選定包含必選健康議題中心學校校長、中央輔導委員、衛生局代表、牙醫師公會、醫師公會、藥師公會、護理師公會及家長協會代表等。全縣學校衛生委員會於期初根據前一年數據及目標達成狀況,針對問題尋找解決策略,審議通過給予各議題中心學校本學年欲達成目標,各議題中心學校再擬定全縣實施計畫配合在地健康促進輔導團到校輔導學校推動。結合教育衛生行政機關及民間醫療團體單位共同努力,解決縣內學校的健康問題。校長協助校外有關醫療資源尋求、整合校內各處室及老師,從前後測評價報告去真正評估、調整。真正作到結合專家學者、親師生及社區一起針對問題尋找解決方法,擬定計畫並領導實施。
     
    • 問題導向:問題導向也很重要,李校長建議每間學校都要思考:「學校達到指標,就代表學生的健康問題解決了嗎?」。李校長表示部分學校會呈現都達到指標,但學生健康問題沒有改善,因此,李校長說:「學校必須深入了解指標的意義與內涵,跨處室整合所有相關單位,集思廣益將議題融入學科各領域,落實健康促進學校「改善健康狀況」的意涵。
     
    • 金牌校長影響深遠,永續經營才是健康促進
     
        李校長說:「健康促進不應該只影響一個人、兩個人,也就是說即使換校長也能夠持續(健康促進計畫)。『健康行為』應該平時就能養成,不因為主政者是誰而有不同」。李校長認為:「要使健康促進在一所學校永續經營下,不能只有行政方面的要求,而是需要真正的影響他人(親師生)。當有真正的認同時,會因為認同而去做,而不是因長官是誰而有不一樣作為」。從校長的角度,帶領團隊,不管是老師、護理師、衛生組長、主任到全校師生,結合既定行的健康服務及課程教學,一起促進校園師生的健康。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這是李校長在推動健康促進時對自己的期許,除了改變自己也影響別人,期待透過自身影響力,讓學校職場的大人們願意為自身及周遭人們健康付出心力,為所有孩子創造更健康、幸福的生活環境。




     
  • 星空下的健康促進校園
    撰稿人:高雄市立中正高級工業職業學校進修學校 李春明 校務主任
        在投入健康促進學校推動行列七年後,偶然的機緣轉到進修學校服務,那是一群縣行教育制度下比較被忽略的一群學生,現在進修學校(進修部)的學生,不在是早年失學的大哥哥大姐姐在就讀了,應屆國中生佔了大多數,尤其是都會區的學校,在他們的內心也是千百個不願意,要不是家庭因素、成績不佳、中途輟學等因素,應該沒有父母願意將孩子送來進修學校(進修部)就讀,基本上家長對小孩較不抱有希望,只要他們不要造成問題,不讓父母師長傷腦筋就好,至於將來就看小孩子的造化了。
        但與他們相處後,試著聽聽他們的心聲,實際上他們最缺乏的就是「自信」,他們也希望別人的關愛,渴望得到別人的肯定,首先就是讓學生建立信心,應該常常給他們肯定及鼓勵,增強他們的自信就告訴他們除非他自我放棄,否則別人是不會放棄他的,讓他們對自己的未來有所方向,願意堅強的走下去。
        但也知道要改變並不容易,畢竟學生在校時間只有四小時,許多學生的工作佔據了更多時間,許多學生因為工作環境,有抽菸、喝酒、嚼檳榔及喝飲料的習慣,晚上為了來上課常常購買外食,也喜歡吃油炸類食物,這些都是可以努力的部份。
        更讓我震憾的是開學沒多久就接獲了校內尿篩陽性反應的通報,此時又爆發高雄某私校有藥頭在學校販毒、拉線,年剛開學時就收到教育局公函,告知新生中有2位有毒品前科的學生就讀,要我們多加注意防範,更讓我堅定的在夜校為反毒盡一分心力,教導學生認識毒品的種類與危害,學會如何保護自己,堅拒並遠離毒品。畢竟他們的工作場所及接觸的朋友太複雜,加上年輕社會經驗不足,不小心染上毒品,可能一輩子就毀了,而教育局也支持這樣作,因此中正高工進修部成為全國第一個推動健康促進學校,我們就是以防制藥物濫用為議題。

     
    001
    反毒宣導-教育局校安人員
    002
    反毒宣導-藥師
    003
    反毒宣導-藥師
    004
    新興毒品
    005
    正確用藥宣導
    幾年下來,結合了紀雪雲教授成立的反毒教育資源中心計畫的資源,每學期辦理12次的宣導,邀請醫師藥師警察等講師來宣導,亦辦理夜間運動會結合健康促進闖關活動,將健康飲食菸檳防制性教育正確用藥安全教育等議題融入其中,通過者可於歲末祈福晚會中參加抽獎,亦辦理全校性海報、漫畫、創意標語比賽,也利用各種集會場合,將許多健康的觀念不厭其煩的告訴學生,幾年的努力也看到了學生的改變。
     
    星空下的運動會暨健康促進闖關活動
    007
    射箭比賽闖關
    008
    煙霧體驗闖關
    反毒及正確用藥闖關
    009
    010
    011
    CPR訓練闖關
    012
    射飛鏢比賽
    星空下的運動會暨健康促進闖關活動
    013
    陸上行舟比賽
    014
    陸上行舟比賽
    015
    大木屐競走比賽
    016-1
    大木屐競走比賽
    017
    飛盤闖關遊戲
    018
    跳繩闖關

     
        辦理校內學生反毒海報漫畫比賽,優秀作品結合反毒教育資源中心比賽優勝作品,製作成大型帆布,懸掛於校園圍牆宣導。
     
    019
    020
    021
    022
    023
    024
    025
    026
  • 2018世界精神衛生日-
    不斷變化的世界中的年輕人和精神衛生
    資料來源:世界衛生組織(http://www.who.int/mental_health)
    青少年時期和成年後最初幾年是發生諸多變化的生命時期,例如更換學校,離家,開始大學生活或新工作等。對於許多人來說,這些是激動人心的時刻,但也能導致壓力和憂慮感。在某些情况下,如果這些感覺得不到確認和管理,則可能導致精神疾病。隨著網路技術的日益廣泛使用,無疑帶來了許多好處,但也會帶來額外的壓力,因為與虛擬網路的連接日益增強,不分晝夜隨時都可上網。此外,許多青少年還在生活中受衝突、自然災害和流行病等人道主義緊急情况影響的區域。生活在這種狀況中的年輕人特别容易受到精神打擊和疾病的傷害。
     
    半數精神疾病始於14歲
    半數精神疾病始於14歲,但大多數病例都得不到發現和治療。就青少年的疾病負擔而言,憂鬱症是第三大原因。自殺是15-29歲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青少年過度使用酒精和非法藥物是許多國家的一個主要問題,可能導致不安全的性行為或危險駕駛等危險行為。飲食失調也是令人關切的問題。
     
    認識到建立心理適應力的重要性

      
    幸好人們認識到必須幫助年輕人從小建立心理適應力,以便應對當今世界的各種挑戰。越來越多的證據表示,促進和保護青少年健康不僅有益於青少年的短期和長期健康,而且對經濟和社會也有益處,健康的年輕人能夠增進勞動力,為其家庭和社區乃至整個社會作出更大貢獻。
     
    預防應從加強了解開始
       有很多工作可以幫助從小建立心理適應力,以便預防青少年和年輕人的精神痛苦和疾病,同時可促進精神疾病的管理和康復。預防首先要認識和了解精神疾病的早期徵兆和症狀。父母和老師可以幫助兒童和青少年建立生活技能,使其能應對家庭和學校的日常挑戰。可以在學校和其它社區環境中提供社會心理支持,當然還可以開展、改進或擴大對衛生工作者的培訓,使他們能夠發現和管理精神障礙病例。
      
    政府必須對全面、綜合對青少年精神衛生規劃做出努力,同時必須動員社會、衛生和教育部門參與。這方面努力應有具體規劃,使青少年和年輕人對照護自己精神健康的方法有更多認識,並知道如何去幫助同儕,同時也要讓其父母和老師了解應如何為子女和學生提供支持。這是今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
     
    政府新資訊-世界精神衛生日
    YOUNG PEOPLE AND MENTAL HEALTH IN A CHANGING WORLD
    Adolescence and the early years of adulthood are a time of life when many changes occur, for example changing schools, leaving home, and starting university or a new job. For many, these are exciting times. They can also be times of stress and apprehension however. In some cases, if not recognized and managed, these feelings can lead to mental illness. The expanding use of online technologies, while undoubtedly bringing many benefits, can also bring additional pressures, as connectivity to virtual networks at any time of the day and night grows. Many adolescents are also living in areas affected by humanitarian emergencies such as conflicts, natural disasters and epidemics. Young people living in situations such as these are particularly vulnerable to mental distress and illness.
     
    Half of all mental illness begins by the age of 14
    Half of all mental illness begins by the age of 14, but most cases go undetected and untreated. In terms of the burden of the disease among adolescents, depression is the third leading cause. Suicide is the second leading cause of death among 15-29-year-olds. Harmful use of alcohol and illicit drugs among adolescents is a major issue in many countries and can lead to risky behaviours such as unsafe sex or dangerous driving. Eating disorders are also of concern.
     
    Growing recogni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building mental resilience
    Fortunately, there is a growing recogni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helping young people build mental resilience, from the earliest ages, in order to cope with the challenges of today’s world. Evidence is growing that promoting and protecting adolescent health brings benefits not just to adolescents’ health, both in the short- and the long-term, but also to economies and society, with healthy young adults able to make greater contributions to the workforce, their families and communities and society as a whole.
    Prevention begins with better understanding
    Much can be done to help build mental resilience from an early age to help prevent mental distress and illness among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and to manage and recover from mental illness. Prevention begins with being aware of and understanding the early warning signs and symptoms of mental illness. Parents and teachers can help build life skills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to help them cope with everyday challenges at home and at school. Psychosocial support can be provided in schools and other community settings and of course training for health workers to enable them to detect and manage mental health disorders can be put in place, improved or expanded.
    Investment by governments and the involvement of the social, health and education sectors in comprehensive, integrated, evidence-based programmes for the mental health of young people is essential. This investment should be linked to programmes to raise awareness among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of ways to look after their mental health and to help peers, parents and teachers know how to support their friends, children and students. This is the focus for this year’s World Mental Health Day.
     
  • 口腔健康促進學校環境與魁北克兒童齲齒

    背景:孩童齲齒盛行率高,影響孩童的身心健康。孩童齲齒的發生部分也會受到學校環境或政策的影響,然很少研究探討此議題。本文旨在探討學校推動口腔保健支持性環境的類型,並檢視學校口腔保健支持性環境和魁北克8-10歲的學童2年齲齒發生率的關係。
     
    方法:本研究分析兩年(2008年及2011年)的青少年生活型態資料,招募具有肥胖風險來自蒙特利爾學校的白人孩童及其家庭成員。收集學校、社區特性及孩童齲齒、缺牙和補牙等情形,並進行主成分分析、集群分析,及GEE統計。
     
    結果:本研究共收集200所學校的330名孩童。根據2016年一系列的統計分析將學校環境分為三類型,第一類型與第二類型學校有較完整的健康飲食計畫,而第三類型較薄弱;另第一類型學校有較佳社區飲食環境,而第二類型及第三型則較不佳。在控制相關可能干擾因素,相較於第三類型學校,第一類型及第二類型學校的二年齲齒發生率分別下降21%及6%。
     
    結論:學校為基礎的口腔保健支持環境計畫結合社區良好飲食環境可以降低學童的齲齒發生率。




     
    Oral Health–Promoting School Environments and Dental Caries in Québec Children
    Anu Edasseri & Tracie A.Barnett & Khady Kâ & Mélanie Henderson & Belinda Nicolau (2017 November)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Volume 53, Issue 5, Pages 697-704
     
    Introduction: Dental caries are highly prevalent among children and have negative health consequences. Their occurrence may depend in part on school-based environmental or policy related factors, but few researchers have explored this subject. This study aimed to identify oral health promoting school environment types and estimate their relation with 2-year dental caries incidence among Québec children aged 8–10 years.

    Methods: This study used data from two visits (completed in 2008 and 2011) of the
    QUALITY (Québec Adipose Lifestyle Investigation in Youth) cohort, which recruited white children at risk of obesity and their families from Greater Montreal schools. Measures included school and neighborhood characteristics, and Decayed, Missing, Filled-Surfaces index scores. Principal component and cluster analyses, and 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s were conducted.


    Results: Data were available for 330 children attending 200 schools. Based on a series of statistical analyses conducted in 2016, the authors identified three distinct school environment types. Type 1 and 2 schools had strong healthy eating programs, whereas Type 3 had weak programs. Type 1 schools had favorable neighborhood food environments, whereas Type 2 and 3 had unfavorable ones. Adjusting for potential confounders, children attending Type 1 and 2 schools had 21% (incidence rate ratio=0.79, 95% CI=0.68, 0.90) and 6% (incidence rate ratio=0.94, 95% CI=0.83, 1.07) lower 2-year incidence of dental caries,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ype 3 schools.

    Conclusions: School-based oral health promotion programs combined with a favorable neighborhood can lower dental caries incidence in school chil